1.为什么说前南塞族是北约、美国的敌?
2.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3.南斯拉夫解体之后,为何美国等西方国家还要继续针对南联盟?
4.世界杯女篮2022冠军成绩
5.美国现在实力可以称霸世界吗?
6.此国独立时没有出海口,邻国送了20公里海岸线,但几乎派不上用场
为什么说前南塞族是北约、美国的敌?
自1991年南斯拉夫各共和国掀起“独立”狂潮以来,南斯拉夫屡次爆发武装冲突,
其规模之大,蔓延之迅速,伤亡之惨重,是战后欧洲前所未有的。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南斯拉夫国
内情况和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常用1至8来表达这种复杂性,即1个党(南
共联盟)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或使用2种字母(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3种
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
4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和伊斯兰教);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
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
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7个邻国(罗
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8个“联邦单位”
(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自治省)。随着多党制的
实施,南共联盟一党掌权40余年的局面被打破,到1990年底,南斯拉夫总共有248个政
党。1990年,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地方选举后,克罗地亚政权被民族主义政党所控制,
而塞尔维亚共和国仍由***(后改为社会党)人掌权。克罗地亚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使境内塞族人感到不安。1990年底,克新政权颁布新宪法,更引起塞族人的不满。
1991年初,克当局突然收缴塞族聚居区警察(大多为塞族人)的武器,3月双方正式发
生武装冲突,而且冲突愈演愈烈。
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引起
斯洛文尼亚武装力量与南人民军发生武装冲突。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
停火协议,南人民军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
事隔不久,克罗地亚当局同克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塞尔
维亚共和国派“志愿军”去克境内为塞族人“助战”,致使冲突越来越大。南人民军随
后又去干预克境内冲突,使战火愈燃愈烈。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
逐渐向克同波黑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边境地区蔓延。
斯、克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南斯拉夫引起连锁反应,另有一些共和国相继宣布
独立,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联邦制国家已逐渐解体。1991年7月7日,斯、克两共和国虽
然同意推迟3个月执行其“独立”决定,但实际上并未放慢独立步伐。10月8日,两共和
国正式宣告独立,并表示与南斯拉夫联邦“断绝一切联系”。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
和国议会通过了《波黑主权国家问题备忘录》,强调波黑是“主权国家”。11月20日,
马其顿颁布新宪法,宣布马其顿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样,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就
有4个宣布独立了。
波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中部,同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相邻。在436万人口中,穆
斯林族占43.7%,塞尔维亚族占31.4%,克罗地亚族占17.3%。波黑穆斯林族和克
罗地亚族***为满足欧共体承认其独立提出的条件,于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
否赞成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进行全民公决。这一公决得到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的赞成,
而遭到波黑境内占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坚决抵制。正当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全民
公决进入尾声时,在萨拉热窝教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被暴徒枪杀,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愤。
3月1日,投票结果公布,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波黑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夜间,
武装的塞尔维亚平民在萨拉热窝以北120公里的图兹拉,以及波斯尼亚北部布尔奇科至
比耶利纳的公路、特尔诺沃至福查的公路上设置路障,武装冲突由此开始。
正当战火在波黑境内蔓延之际,欧共体国家和美国分别于1992年4月6日和7日宣布
承认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波黑内战骤然升级。随即波黑塞尔维
亚共和国宣布为独立国家。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同塞尔维亚族为争夺地盘爆发了大规模
的内战。波黑内战的爆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为寻求内战的和平解
决,一招接一招:经济制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的空投、北约禁飞区、5国安全区、
北约最后通牒和空袭等。和平计划也是接连不断:万斯—欧文和平计划、美国6点计划、
5国方案、“三分波黑”方案、欧—斯和平计划、“联邦加邦联”方案等,但直到1995
年5月,波黑内战仍在继续。
前南斯拉夫内战是在冷战行将结束、两极格局走向解体的特定背景下发生的,冲突
各方矛盾错综复杂,因而内战也表现出特殊性来,突出体现在其民族性、长期性、国际
化和非正规性上。第一是民族性。前南斯拉夫内战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复杂的引
起的,内战爆发后,又主要是以民族为主要角色进行斗争。斯洛文尼亚与南人民军的战
斗,主要是占多数的斯洛文尼亚族人寻求独立。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的战火,主要源于
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塞族人与克罗地亚当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克族和塞族之间的矛盾。
波黑内战是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三大主体激化的结果。第二是长
期化。前南斯拉夫内战由于是在新旧格局转换、国际关系正处在调整组合的背景下爆发
的,且起因主要是、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冲突各方利益相互交错,因而显得
异常复杂,致使战火持续不断,难以平息。波黑内战从1992年4月爆发以来,战火不断,
堪称二战后欧洲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第三是国际化。前南斯拉夫内战虽不像冷战
时期那样受超级大国的直接控制,但也受到国际力量特别是一些大国的插手和干预。联
合国为寻求南斯拉夫危机的和平解决,多次派人、派团斡旋,并在前南斯拉夫地区部署
了维持和平部队。他们在南危机的和平解决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些大国从各自
的利益出发,试图通过联合国,为其插手南斯拉夫内战披上“合法”的外衣。欧共体、
北约等地区性组织也积极参加波黑和平进程。美国等西方大国,在涉及他们重大战略利
益的冲突地区,往往通过外交斡旋、武器援助,或以经济制裁甚至军事干预等手段,插
手地区武装冲突,这也是地区武装冲突长期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是非正规性。参战
各方既有正规军,又有大量民兵、警察、游击队及普通平民;冲突中使用的武器一般是
普通的枪炮,甚至是刀、棍、棒等工具,几乎没有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兵团的攻防作战
很少,组织指挥简单。
旷日持久的前南斯拉夫内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物质损失,迫使大批难民离乡
背井,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内战也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瓦解。
南斯拉夫内战已使南分裂成5个独立共和国,它们是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
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和南联盟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
成)。随着内战的进一步发展,运动在各共和国仍呈蔓延之势。在波黑,三大
主体民族同室操戈;在克罗地亚共和国,“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寻求脱离克罗地
亚独立;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自治省,人口占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也要求升格
为“独立共和国”。可见,内战不仅导致了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各共和国也面临分裂的
危险。而且,前南斯拉夫内战久拖不决,成为欧洲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由此而带来的
民族分离主义、难民等问题又侵入欧洲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欧洲的安全和稳定。
目前,波黑战场仍硝烟弥漫,波黑塞族和穆—克联邦仍在激烈厮杀,西方国家也在
加大干预力度,但波黑和谈前景堪忧。展望未来,波黑冲突三方最终有可能达成和平协
议,前南地区也有可能恢复和平,但是应该看到,在前南斯拉夫境内,仍有许多“
结”,特别是波黑三大主体民族的关系问题、克罗地亚的“克拉伊纳”问题、塞尔维亚
共和国境内科索沃自治省和马其顿共和国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独立倾向问题等,这
都会成为诱发冲突的不稳定因素.
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斯拉夫解体之后,为何美国等西方国家还要继续针对南联盟?
二战后,铁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南斯拉夫。在几十年里,南斯拉夫一度非常强大,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南斯拉夫也没有幸免,随之解体了。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五个国家。然而,解体后的南斯拉夫各国,却陷入了内斗。尤其是南联盟和境内一直要独立的科索沃,战争不断。不仅如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竟然开始插手巴尔干,干涉南联盟事务,甚至直接武力打击南联盟,这就是科索沃战争。那么,南斯拉夫已经解体了,为何美国等西方国家还要继续针对南联盟呢?第一,南联盟走得还是南斯拉夫模式。第二,南联盟与俄罗斯友好,这么做也是为了阻止俄罗斯持续的影响力。第三,维护西方的战略利益。
第一
南斯拉夫是解体了,可是南联盟还在。在西方人的眼里,南联盟与东欧那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不太一样,而是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继承者。而其掌控者米洛舍维奇,有人说他是一个大塞族主义者,总之他非常强硬,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使得他也成为了西方人眼里欧洲最后一个“拒不归顺”的布尔什维克。
第二
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实力也不弱。关键在于,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斯拉夫族,同样信奉东正教。隐私俄罗斯一直是其最强大的支持者,俄罗斯在南联盟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第三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新干涉主义”在作祟,其实说白了,与曾经赤裸裸的侵略相比,就是抢占所谓道义制高点,披上了一层所谓的合法的外衣而已。本质就是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目的是维护西方的战略利益,输出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念。那么如果一旦出现与之不符的苗头,必然要掐掉,恰好,南联盟在美国的眼里就是这样的角色,而且,南联盟位于巴尔干半岛,这里的战略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西方国家想要掌控这里。其实不仅南联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世界杯女篮2022冠军成绩
世界杯女篮2022冠军是美国女篮。 世界杯于2022年9月至10月举办,赛程为期10天,比赛于悉尼的奥林匹克公园的两个场地进行。 2022年10月1日,在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上,美国女篮以83:61击败中国女篮获得冠军,中国女篮获得亚军,同时也追平了1994年女篮世锦赛历史最佳战绩,澳大利亚获得季军
美国现在实力可以称霸世界吗?
按照当前单个军事实力来看 美国是最强的 军事上俄国可以和他拼哈 金融上面美国算是世界无敌了 美军建制
一、美国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具体如下:
美国武装力量由现役,预备役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包括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预备役部队包括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
陆军:
现役部队
48万人,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部,10个师,4个独立旅
一个特种作战司令部和5个特种作战大队。
3个集团军是
第三集团军,第7集团军,第8集团军。
4个现役军是
第一军 第三军 第五军 第十八空降军
10个现役师是
第一装甲师(第5军)
第一机械化步兵师(第五军)
第一机动师(第3军)
第四机械化步兵师(第3军)
第二步兵师(第8集团军)
第三机械化步兵师(第18空降军)
第10步兵师(第18空降军)
第82空降师(第18空降军)
第101空降突击师(第18空降军)
第25轻装步兵师(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
4个独立旅
第172步兵旅(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
第173空降旅(美国陆军欧洲司令部)
第2装甲机动团(第18空降军)
第3装甲机动团(第3军)
特种作战司令部
预备役部队包括
35.7万国民警卫队
20.8万陆军后备队
空军
现役部队
包括战略部队 战术部队 航天部队 特种作战部队
具体包括
14个航空队
45个航空联队
128个中队
(注:每个航空队下辖2~8个航空联队)
空军预备役
包括 25万人 169个中队
海军
现役部队
包括舰艇部队 舰队航空兵 海上勤务部队 岸基部队
38.3万人 309艘战舰 4000多架飞机
1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
每个战斗群的标准编成为
航空母舰1 导弹巡洋舰2 导弹驱逐舰1 驱逐舰1 护卫舰1 补给船1 攻击潜艇2
以上兵力属于5个舰队
第2舰队
第3舰队
第5舰队
第6舰队
第7舰队
海军预备役部队20万人
海军陆战队
现役16.9万人
预备役9.9万人
海岸警卫队
3.62万人
二、目前美军依据地区原则划分为5个司令部:
1、北方司令部,负责北美地区的防务;
2、中央司令部,辖区为中亚、波斯湾和非洲部分地区;
3、欧洲司令部,辖区为欧洲和非中央司令部管辖的中东文字和非洲国家;
4、太平洋司令部,辖区为亚太地区;
5、南方司令部,辖区包括中南美洲和临近海域。
此外,美军还设立了4个职能司令部:
1、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辖海军、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特种部队;
2、联合部队司令部,负责管理美国本土军队,组织联合训练;
3、战略司令部,负责管理战略遏制力量,协调战略武器和航天器材的使用;
4、运输司令部,负责各地区司令部辖区之间的所有物资调动工作。
三、美国陆军主要编有:7个司令部(3个集团军司令部和4个军部,其中1个为空降军部);10个作战师(2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师、2个轻步兵师、1个空中突击师、1个空降师)、13个旅(7个航空旅、6个炮兵旅);3个装甲骑兵团;2个营群(1个步兵营群、1个空降营群);12个防空导弹营;另有2个一体化师。
美国陆军的作战师分为三种六类: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轻步兵师、山地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其中,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为重型装备师,轻步兵师和山地师为轻型装备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快速反应师。
第一、重型装备师:分别为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第1机步师、第2机步师、第3机步师和第4机步师。
1、美国第1骑兵师,绰号为“第一队”,隶属于陆军第3军。该师正式成立于1929年9月,是美军快速反应部队中的两个重型师之一。先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
全师编制总人数17000人,下辖师部与师部连;3个骑兵旅(共编6个重型坦克营和4个机步营);1个工兵旅;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通信营;1个师炮兵司令部(下辖3个自行榴弹炮兵营、1个多管火箭炮兵连);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师航空旅等。
全师主要装备有:M1-A5型主战坦克348辆;M2-A6型步兵战斗车、M3-A5型骑兵战斗车等各型装甲作战车辆798辆;火炮147门;高炮36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48辆(或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93辆(或部);AH-64H型攻击直升机、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OH-60型观察直升机、EH-60型电子战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27架。
2、美国第1装甲师,绰号为“勇敢”,隶属于陆军第5军。该师成立于1940年7月,是美军装甲兵成立最早的部队,也是目前美军惟一的装甲师。先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和波黑维和行动。
全师编制总人数17000人,辖1个师部与师部连;2个装甲旅旅部与旅部连(共辖6个重型坦克营);1个机步旅旅部与旅部连(辖4个机步营);1个工兵旅;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通信营;1个师炮兵司令部(下辖3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兵营、1个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兵连);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师航空旅(下辖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空中突击连、1个航空指挥连、1个骑兵中队);1个化学连;1个宪兵连及1个师乐队。
全师的主要装备有:M1-A5型主战坦克348辆;M2-A6型步兵战斗车216辆,M3-A5型骑兵战斗车100辆;其它装甲车辆475辆;火炮172门;高炮24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44辆(或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36辆(或部);AH-64H型攻击直升机、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OH-60型观察直升机、EH-60型电子战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27架。
3、美国第1机步师,绰号为“大红”,隶属于陆军第7集团军。该师诞生于1917年5月24日,当时被称为美国第1远征师。
全师编制总人数18000人,下辖1个装甲旅旅部和旅部连;2个机步旅旅部和旅部连,共编有5个重型坦克营;5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战斗航空旅(辖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战斗支援航空营、1个骑兵中队);1个师支援司令部(辖3个前方支援营、1个保养支援营、1个运输飞机保养连);1个师炮兵司令部(辖3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1个M270多管火箭炮连、1个目标搜索连);1个通信营;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化学连;1个宪兵连和1个师乐队。
全师主要装备有:M1-A5型主战坦克290辆;M2-A6型步兵战斗车和M3-A5型骑兵战斗车380辆,其它装甲车辆692辆;火炮171门,其中55毫米自行榴弹炮72门、多管火箭炮9门、107毫米迫击炮66门、90毫米无座力炮24门;高炮24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80辆(或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60辆(或部);AH-64H型攻击直升机、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27架。
4、美陆军第2步兵师,绰号为“印第安人头”。是美太平洋总部辖下的2个步兵师一,常驻韩国,也是美在西太平洋地区唯一的步兵师。
全师编制总人数15000人,装备编制兼具重型师和轻型师的特点,下辖3个步兵旅(辖4个重型坦克营、3个机械化步兵营);2个空中突击步兵营;1个战斗航空旅(辖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空中突击直升机营、1个骑兵中队和1个航空修理连);1个师支援司令部(辖1个前方支援营、1个基本支援营、1个卫生营、1个化学连);1个师炮兵司令部(辖2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1个M270多管火箭炮营、1个目标搜索连);1个通信营;1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宪兵连和1师乐队。
全师主要装备有:M1-A5型主战坦克232辆;M2-A6型步兵战斗车和M3-A5型骑兵战斗车300余辆;AH-64H型攻击直升机、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27架;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324辆(或部);防空导弹系统36部;火炮192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48门、M270多管火箭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54门、90毫米无后坐力炮24门、60毫米迫击炮18门、81毫米迫击炮12门;各种车辆3000台。
5、美国第3机步师,绰号为“马林石”,成立于1917年11月21日,驻扎在美国本土佐治亚州的斯图尔特堡。该师拥有快速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与突击力,以及其他轻型师所不具备的对敌重型师攻击的防护力,是美军快反部队应急作战中最后使用的一支拳头力量。
全师人员编制、武器装备与第1机步师相同。
6、美国第4机步师,绰号为“长春藤”,隶属于第3军,驻扎在美国本土胡德堡。该师是以坦克和机械化步兵为主体,并包括有空中突击力量的诸兵种合成部队,具有快速的机动力、强大的火力与突击力以及装甲防护力,是美军支援全球军事行动的待机部队。
全师人员编制、武器装备与第1机步师相同。
第二、轻型装备师:分别为第25轻步兵师和第10山地师。
1、美国第25轻步兵师,绰号为“热带闪电”,隶属于第8集团军,驻扎在美国本土夏威夷州的斯科菲尔德兵营。
全师编制总人数11000人,辖1个师部与师部连;3个步兵旅部与旅部连(共辖9个轻型步兵营);1个工兵营;l个防空炮兵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通信营;l个师炮兵司令部(下辖3个105毫米牵引榴炮营和1个155毫米牵引榴炮连);1个师支援司令部(下辖1个卫生营、1个补给与运输营、1个维修营、1个运输机维修连);1个师战斗航空旅(下辖1个战斗航空营、1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骑兵中队);1个宪兵营以及1个师乐队。
全师主要装备有: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OH-60型观察直升机、EH-60型电子战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15架;火炮144门,其中105毫米轻型牵引榴炮54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54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304部;防空导弹系统80部;各种作战车辆和输送车辆2240辆。
2、美国第10山地师,绰号为“高山”,隶属于陆军第18空降军。驻扎在美国本土纽约州的德拉姆堡,是美军惟一遂行山地作战任务的快速反应机动部队。该师是以轻型步兵为主体的诸兵种合成部队,全师所有建制装备均可通过空运快速部署,是美军执行应急作战任务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全师人员编制与第25轻步兵师相同。
全师主要装备有: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OH-60型观察直升机、EH-60型电子战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02架;火炮152门,其中105毫米轻型牵引榴炮54门、155毫米轻型牵引榴炮8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54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206部;防空导弹系统80部;各种作战车辆和输送车辆2360辆。
第三、快速反应师:分别为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
1、美国第82空降师,代号绰“全美”,隶属美陆军第18空降军,驻扎在美国本土北卡罗来纳州的布雷格堡。该师成立于1917年,是目前美军唯一的空降师,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美国战略部队的尖刀,是美军战略反应速度最快的师。
全师编制员额13000人,下辖3个空降旅(每个旅下辖3个空降步兵营);1个战斗航空旅(下辖1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战斗航空营、1个空中侦察中队);1个空降野战炮兵团(下辖3个空降野战炮兵营),以及其他直属分队等。
全师主要装备有:AH-66B型攻击直升机、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OH-60型观察直升机、EH-60型电子战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65架;火炮171门,其中155毫米榴弹炮54门、90毫米无后座力炮27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54门;高炮24门;反坦克导弹发射架320部;防空导弹系统72部;各型战术车辆3741辆。
2、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绰号为“尖叫鹰”,隶属于第18空降军,驻扎在美国本土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该师具有快速的空中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与突击力,能够远距离超越地形障碍,对敌实施突然打击,是美国陆军惟一主要依靠直升机进行空中机动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
全师编制员额17000人,编有3个空中突击旅(各辖3个空中突击营);一个战斗航空旅(下辖3个空中突击直升机营、3个攻击直升机营、一个中程运输直升机营、一个指挥航空营、一个空中骑兵中队);一个通信营;一个工兵营;一个防空炮兵营;一个军事情报营;一个防化连;一个军事警察连;师属炮兵部队(3个野战炮兵营);师支援司令部(3个前方支援营、一个主要支援营、一个中级航空维修营、一个空中救护连)。
全师主要装备有:直升机487架,其中AH-66B型攻击直升机88架、UH-80B型多用途直升机203架、UH-64型效用直升机33架、OH-60型观察直升机109架、GH-47C型运输直升机48架、EH-60型电子战直升机6架;反坦克导弹发射架322部;防空导弹系统72部;各种火炮171门。
四、以下为美国陆军的其他作战部队。
第一、美国陆军现役的其他作战部队:
1、美国陆军第2装甲骑兵团,绰号为“第二龙”,隶属于陆军第18空降军,驻扎在美国本土路易斯安那州的波克堡。可快速部署至全球各地实行侦察和安全任务。是美国陆军“目标陆军”的实验试点部队。
全团下辖第1、第2、第3、第4中队(空中骑兵);支援中队;第502军事情报连;第84工兵连;H-159航空维修连;防空连等勤务支援部队。并可得到第21空中支援战斗中队的航空支援。
2、美国陆军第3装甲骑兵团,以美国本土科罗拉多州的卡森堡为基地,是一支高度机动的机械化部队。该团成立于1846年,是美国陆军最老的部队之一,曾参加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等7次大的战争和36场战役。
第3装甲骑兵团擅长沙漠作战,被称为“陆军沙漠作战专家”。全团下辖3个坦克营、1个炮兵营及支援分队等。
3、第11装甲骑兵团(驻美国本土加利福尼亚州的欧文堡);
4、第6空中突击旅(驻韩国的平泽);
5、第75游骑兵团(驻佐治亚州贝宁堡);
6、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驻肯塔基州埃贝尔堡);
7、第172步兵旅(驻阿拉斯加州理查森堡);
8、第7步兵师(驻科罗拉多州卡森堡);
9、第24步兵师(驻堪萨斯州赖利堡);
第二、美国本土的国民警卫队师及加强旅:
1、第28步兵师(驻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
2、第29步兵师(驻弗吉尼亚州贝尔沃堡);
3、第34步兵师(驻明尼苏达州圣保罗);
4、第35步兵师(驻堪萨斯州利文沃尔斯堡);
5、第38步兵师(驻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波利斯);
6、第40步兵师(驻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拉米托斯);
7、第42步兵师(驻纽约州特洛伊);
8、第49装甲师(驻得克萨斯州奥斯汀);
9、第27步兵旅(驻纽约州锡拉丘兹);
10、第29步兵旅(驻夏威夷州火奴鲁鲁);
11、第30步兵旅(驻北加州克林顿);
12、第39步兵旅(驻阿肯色州小石城);
13、第41步兵旅(驻俄勒冈州波特兰);
14、第45步兵旅(驻俄克拉何马州埃德蒙);
15、第48步兵旅(驻佐治亚州梅肯);
16、第53步兵旅(驻佛罗里达州坦帕);
17、第76步兵旅(驻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波利斯);
18、第81步兵旅(驻华盛顿州西雅图);
19、第116骑兵旅(驻爱达荷州博伊西);
20、第155装甲旅(驻密西西比州图珀洛);
21、第218步兵旅(驻南加州纽伯里);
22、第256步兵旅(驻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
23、第278装甲骑兵团(驻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
第三、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的作战师:
1、第75师(驻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2、第78师(驻新泽西州爱迪生);
3、第80师(驻弗吉尼亚州里士满);
4、第84师(驻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
5、第85师(驻伊利诺伊州阿灵顿高地);
6、第87师(驻亚拉巴马州伯明翰);
7、第91师(驻加利福尼亚州贝克堡);
8、第95师(驻俄克拉何马州俄克拉何马城);
9、第98师(驻纽约州罗彻斯特);
10、第100师(驻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
11、第104师(驻华盛顿州温哥华);
12、第108师(驻北加州夏洛特 )
五、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成立于1775年l1月l0日,由地面部队、航空兵和后勤部队三部分组成。她是美国的四大兵种之一,也是美国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
海军陆战队主要有4个陆战师、4个陆战航空兵联队和4个勤务支援大队组成(其中1个陆战师、1个陆战航空兵联队和1个勤务支援大队为预备役)。
目前,陆战队采用的是混合编组方式,主要编为4个陆战远征部队(其中1个陆战远征部队为预备役)、6个陆战远征分队及若干特种任务小队等空地联合特遣部队。
陆战队远征部队是空地联合特遣部队中规模最大的任务编组部队,主要包括1个加强陆战师、1个陆战航空兵联队(配有416架战斗机)和1个勤务支援大队,总兵力为30000至60000人,通常由1名中将指挥。
美国海军陆战师:
1、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隶属美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驻扎在美国本土加利福尼亚州的彭德尔顿营,是美海军陆战队主力师和太平洋美军战略机动部队。
全师编有20000人,下辖第1、第5、第7陆战步兵团(各辖1个司令部营、3个步兵营)和第11陆战炮兵团(辖4个炮兵营),师直属营6个(司令部营、第1轻装甲侦察管、第1战斗工兵营、第1坦克营、第1两栖攻击营和第1通信营)。
全师主要装备有:M1-A5型主战坦克80辆;两栖战车233辆;装甲车辆165辆;火炮273门,其中155毫米榴弹炮108门、203毫米榴弹炮12门、81毫米迫击炮72门、60毫米迫击炮81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465部;防空导弹系统106部。
2、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师,隶属于美海军陆战队第二远征部队。驻扎在美国本土东海岸北卡罗莱纳州的勒任兵营,是大西洋舰队陆战队机动突击部队。该师作战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是美军在大西洋总部、南方总部和欧洲总部辖区内唯一的现役陆战师,也是美军战略预备队主力师。
全师编有20000人,下辖第2、第6、第8陆战步兵团(各辖1个司令部营、3个步兵营)和第10陆战炮兵团(辖4个炮兵营),师直属营6个(司令部营、第2轻装甲侦察管、第2战斗工兵营、第2坦克营、第2两栖攻击营和第2通信营)。
全师武器装备与海军陆战队第1师相同。
3、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师,隶属于美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部队。她成立于1942年9月16日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利桑特兵营。是美海军陆战队3个现役师中,唯一一个部署在海外的陆战师。该师驻扎在日本冲绳岛的科特尼兵营,是美军太平洋的机动作战部队,主要用于西太平洋和中东地区。
全师编有20000人,下辖第3、第4、第9陆战步兵团(各辖1个司令部营、3个步兵营)和第12陆战炮兵团(辖4个炮兵营),师直属营6个(司令部营、第3轻装甲侦察管、第3战斗工兵营、第3坦克营、第3两栖攻击营和第3通信营)。
全师武器装备与海军陆战队第1师相同。
4、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师,驻扎在美国本土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该师为预备役师。
六、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海军可分为舰艇部队、舰队航空兵、海上勤务部队和岸基部队4个兵种,一般按照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两个系统进行编组和行动。
目前,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1个航母战斗群,10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1艘、导弹巡洋舰31艘、导弹驱逐舰52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
1、舰艇部队
海军舰艇部队包括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均编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战略集团。平时属海军作战部领导,战时归各自所在战区的总部统一指挥。两大集团均采用行政和任务两种编组形式。
行政编组:分为水面舰艇司令部和水下舰艇司令部。水面舰艇司令部下辖若干个大队,包括水面舰只大队、巡洋舰驱逐舰大队、两栖舰大队、特种作战大队、扫雷舰大队和供应舰大队等;一个大队又下辖若干个中队,如1个巡洋舰驱逐舰大队由2~4艘巡洋舰和2~4艘驱逐舰中队编成。潜艇部队编制大致相同,只是常规潜舰中队编配4~6艘潜艇,而核潜艇中队可能编配7~10艘潜艇。航母通常编成航母战斗群,隶属于舰队航空兵司令部。
所谓任务编组,即特混编组,是为执行作战、演习、战术训练和某项特定任务而编成的混合舰队。它只负责对所属部队实施战役、战术指挥,不负责其行政事务;所需兵力从各个行政编组抽调,一俟任务完成即归还原行政建制。任务编组按兵力规模分为作战舰队、特混舰队、特混大队、特混小队和特混支队5个级别。
作战舰队是海军的战略军团,可独立实施各种大型战役。美国海军共编有5个大作战舰队。太平洋舰队编有第3(负责太平洋战区)、第7(负责西太平洋战区)和第5(负责印度洋、波斯湾和红海战区)等3个作战舰队,大西洋舰队编有第2(负责大西洋战区)和第6(负责地中海战区)等2个作战舰队。各舰队编制实力大同小异。如:第6舰队编有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2艘、攻击潜艇2艘、海岸巡逻艇2艘,另配有两栖舰艇3艘和铺助舰3艘,共计18艘舰艇。第7舰队共有19艘舰艇,第5舰队共有18艘舰艇。此外,各舰队还有一部分军事海运局的后勤铺助舰船随同作战舰艇活动。
航空母舰是美海军最重要的舰种,常常是海军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核心力量。现编有11艘航母,其中核动力多用途航母8艘,即"尼米兹"级7艘("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和"斯坦尼斯"号)、"企业"级核动力航母1艘("企业"号);常规动力多用途航母3艘,即"小鹰"级2艘("小鹰"号和"星座"号)和"福莱斯特"级1艘("独立"号)。
2、舰队航空兵
舰队航空兵也采用行政编组和任务编组两种编成方式。行政编组一般按单一机种编组,负责日常行政管理、飞行训练和物资技术保障等;任务编组是为满足遂行特定任务需要而进行的多机种混合编组。舰队航空兵按行政编组分为联队(大队)、中队和分遣队3级。联队是舰队航空兵的基本行政和战术单位,下辖6~12个中队,并分为舰队航空联队和舰载机联队。 舰队航空联队又称岸基航空联队,包括巡逻机联队(由6~7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装有9架P-3C岸基反潜巡逻机)、攻击机联队(由8~14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装有14架A-6E攻击机)、战斗机联队(由10多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装有12架F-14A战斗机)、战斗攻击机联队(由10多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装有12架F/A-18攻击战斗机)、直升机反潜作战机联队、侦察攻击机联队、母舰警戒联队和战术支援联队等。
舰载机联队是以航母为活动基地的行政管理和战术作战单位。目前,美军共编有10个现役舰载机联队和1个预备役舰载机联队。典型的舰载机联队编有2个战斗机中队,各装有F-14A型战斗机10~12架;2个战斗攻击机中队,各装有F/A-18战斗攻击机9~12架;1个战术电子战中队,装有EA-6B电子战飞机数架;1个空中预警机中队,装有E-2C预警机4~5架;此外,航母上还配有KA-6加油机、S-3和SH-3反潜机与直升机数架。
3、海上勤务部队
海上勤务部队主要包括海上支援部队和海上运输部队,现有军人1000人,文职雇员6000人,合同商业人员2500人;拥有由110多艘两栖、后勤和运输舰船组成的核心舰船,按大队、小队和支队编组。
4、岸基部队
岸基部队主要指海军基地(包括舰艇基地和海军航空站)及其所属部队和机构。
5、海军陆战队
陆战队是一支隶属于海军部的两栖作战部队,有自己独立的组织系统,由地面作战部队和航空兵编成。地面作战部队又分为舰队陆战队和安全警卫部队两部分,其中舰队陆战队是海军陆战队的核心力量。主要装备有坦克403辆、轻型装甲车1966辆、牵引炮789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2373具、作战飞机475架、武装直升机156架。
陆战队编有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和大西洋舰队陆战队。两洋舰队陆战队在行政上归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领导,在作战上则归两洋舰队指挥。太平洋舰队陆战队下辖第1(司令部驻地为加利福尼亚洲彭德尔顿兵营)和第3远征部队(司令部驻地为日本冲绳巴特勒兵营),大西洋舰队陆战队下辖第2远征部队(司令部驻地为弗吉尼亚洲勒任兵营),每个远征部队编有1个陆战师、1个陆战航空联队和1个勤务支援大队等。现有第1、第2和第3陆战师共3个现役陆战师,分别隶属于第1、第2和第3远征部队,陆战师的编制员额为18335人(含海军人员约800人),采用三团制编制,按师、团、营、连、排编成;编有师直属部队、战斗部队和战斗支援部队。直属部队编有师营部、侦察营、坦克营、步兵营、两栖突击营和工兵营等;战斗部队为三个陆战团,战斗支援部队为1个炮兵团。
安全警卫部队主要负责海军武装舰船、基地设施和驻外使、领馆的安全警卫工作,兵力约占陆战队总兵力的8%。
陆战航空兵按联队、大队和中队三级编成,共编有3个联队,分别配属于3个远征部队。联队编制员额为12000人,编有4个航空大队、航空控制大队和支援大队各1个,28~31个中队,以及数个轻型防空导弹营和高炮连等地面防空部队。其中要装备有:AV-8B攻击机60架,F/A-18战斗攻击机48架,A-6E攻击机20架,EA-6B电子战飞机6架,RF-4B侦察机8架,KC-130加油机12架,OV-10A/D观察机12架,AH-1T/W攻击直升机24架,CH-53直升机48架,CH-46E直升机60架,UN-IN通用直升机24架,"霍克"导弹发射装置16部。
6、海岸警卫队
主要担负港口安全保卫、导航铺助、搜索与救援、缉毒等任务,归运输部领导;战时由海军指挥,担负海上运输舰队护航、执行反潜任务、为海军舰只提供舰员等。编有2个地区司令部(大西洋地区司令部和太平洋地区司令部)和10个海岸警卫区司令部。装备有巡逻舰艇146艘、飞机73架、直升机136架。
此国独立时没有出海口,邻国送了20公里海岸线,但几乎派不上用场
近代历史其实就是航海历史,是海洋将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因此,作为国家而言,海岸线出海口成为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当年的俄罗斯为了寻找出海口,在波罗的海征战几百年,最后不得不转向东方,西伯利亚寻找出海口。而近代崛起的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无不是沿海大国,占据海洋贸易的战略优势。很多沿海大国,海岸线长达几千公里,但是有的却很惨,海岸线最短。如下面这个国家独立时没有出海口,还是邻国直接送了20公里,但是几乎没什么用场。堪称世界最短出海口。
这个国家就是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波黑原来是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全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都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全国人口352万,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是南斯拉夫解体后的一个大国。
但是我们打开波黑的地图,可以发现,虽然这个国家大部分的领土接近沿海,但是几乎没有出海口,被邻国克罗地亚堵的的。整个克罗地亚领土几乎从斯洛文尼亚沿海,直接延伸到黑山沿海,恰恰将庞大的波黑整个都堵了起来,克罗地亚独立后,波黑就成为了内陆国。
虽然波黑大部分领土离海岸线都很短,不过几公里,几十公里。但是却硬是被堵成了内陆国,为此独立后的波黑不断的 *** ,不断的跟邻国克罗地亚沟通。最后邻国克罗地亚发了善心,在波黑的涅姆港为其开了一个出海口,送给了波黑20公里的海岸线。
这直接使得波黑从内陆国成为了沿海国,只不过是海岸线最短的沿海国。但是悲催的是,克罗地亚虽然给了20公里海岸线,但是在涅姆港对面的几个大的岛屿却没有给波黑,使得波黑的涅姆港被堵得严严实实的,波黑根本无法进行海运,港口条件也极其差,也就是说克罗地亚虽然送地,但是波黑也才是伪沿海国家。
这跟当年的伊拉克一样,伊拉克虽然在波斯湾有出海口,65公里,但是沿海却全是科威特和伊朗的岛屿,使得出海口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作用,为此,萨达姆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先后攻打伊朗,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之后入侵科威特,最后被美国打的溃不成军,最后被灭,其实说白了还不就是为了点出海口么?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