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女排队员资料
2.谁能告诉我所有中国女排的队员的资料?
3.中国女排所有队员的档案
中国女排队员资料
他过去是游泳运动员,但是他在1998年转到排球队。他在2002年被召入一队。
前国家青年队主力,2003年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最有价值球员。为2004年辽宁女排季军立下汗马功劳。被招入国家队后。
年龄和身高是优势,扣球力量硬,但技术不够全面。要加强和提高防守、拦网和发球技术。
王有两个优势:身高和力量。16岁的她身高100米,第四的位置重如一斤头,这在国内也不多见。
女排主力助理虽然个子不高,但力气大,弹跳好,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她的得分方式多样,强跳发球也很有特点。她曾有“郎平第二”的美誉。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中国女排年轻的主攻手,身体条件好,扣球力强,2003年首次入选国家队,是未来重点培养对象。
强攻和反击力量重,被誉为中国女排的新“铁榔头”。2003年,瑞士经典赛获得“最佳发球”。
中国女排主攻手,2003年世界杯冠军队主力队员,辽宁人。他的特点是技术全面,表现稳定,跑位灵活,擅长“回飞”和“快回飞”,拦网出色。早年打二传,接二传,也锻炼了她的全能技术。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女排世界杯冠军;
赵的身体条件很好,她的身高在网上给了她很大的优势,而她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她太瘦了。
身高无疑是赵的优势,更何况她很灵活,弹跳也很好,扣球身高3.19米,拦网身高3.09米。思考让她吃了点苦头。因为你瘦,你缺乏力量,你特别脆弱。1998年,我本该从八一队入选国青队,但我受伤了,没能入选。很好的伤。我在1999年10月去了国家队,我在一场比赛中扭伤了,半月板撕裂在我的右膝内侧。手术做的及时,小伙子恢复的很快,一个月后就慢慢跟队跑跳了。
赵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女孩。她知道自己现在靠的是青春,身高,冲劲,气势,但是技术不是很全面,阅历比别人还要差,需要加倍努力。现在她是副攻,在韩的特别指导下带着她和队里第二高的练力量,找举重教练,增加营养用各种手段“找力量”。
赵的偶像是古巴队的10号托雷斯,他的目标很高。“在世界范围内体现我的优势,在封堵技术上有所突破,做真正的‘天安门墙’。”
香港球迷的感受:我很热情,愿意和我们交流我对香港球迷说的话:谢谢你们对中国女排的支持。我以后会更加努力。
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三名,亚锦赛第一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1995年在天津市体育技校,1998年进入天津市排球队,2002年2月入选国家队。
I型攻击,扣球力量强,命中率高。赵受伤后,她代替了后者。在最近的比赛中,随着和球队磨合的深入,她发挥的非常好。在2004年奥运会上,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最佳扣球奖。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1990年,他12岁开始练习排球,教练是秦王和张昌超。1994年,他被选为北京队主教练李文秀。1995年入选郎平国家队教练。这位攻击手是继杨希兰之后最好的二传手,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高的二传手。她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二传。
出生于湖北,最初效力于江苏女排。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打过自由防守,主攻,二传。在国家队,她的位置是二传。在2003年世界杯女排的扣球排行榜上,她名列第六,在中国队中仅次于赵。在2003年的联赛中,她获得了最佳扣球奖。在防守上,她是除了曾经作为自由球员的张娜之外的第二防守点。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天津球员,作风顽强,是中国女排唯一的自由后卫。她防守面积大,擅长高难度救援。她不愧是中国最好的自由球员。在2003年世界杯自由球员排名中,她以80%的防守成功率排名第二.她是中国女排的“关键人物”之一。
特点:由主攻转为辅攻,保持强攻和拦网的特长。
性格:表面文静,但有一股阳刚之气和霸气,有一股拼到底的劲头。
他是福清市银溪镇人,徐云丽。他10岁的时候,身高1米62。小学的时候,我被当地的少年体校吸收为排球运动员。由于她出色的身体条件,她很快被福建女排选中。徐云丽曾经入选少年国家队,打沙滩排球。现在是福建女排的助理进攻官。2006年2月,她入选中国女排集训名单。
6岁时,马进入卢湾少年体校打篮球。2002年,她入选上海女子排球队。因为从篮球转排球,基础差。但是她的聪明弥补了很多缺点。今年的全国排球联赛,她已经成为上海队绝对的主力辅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也看好这位年轻球员:“她还年轻,但有一定的身高和巨大的潜力。”
年仅17岁的薛明,身高一米八,在身体素质和技术发挥上与赵相仿。薛明于2001年入选北京女排一队。2003年,她逐渐成为北京队主力阵容,入选国青队。很多专业
人士都很看好薛明,认为她具有不小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也曾表示薛明是一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小将。
04至05赛季,小将薛明在比赛中拦网总计得到44分,在所有参赛队员中排名第一。
谁能告诉我所有中国女排的队员的资料?
女排队员资料
二传:魏秋月(天津):1988年出生,身高1.82米,摸高3.05米。
韩旭(北京)1987年出生,身高1.80米,摸高3.05米。
宋妮娜(八一)1980年出生,身高1.78米,摸高3.03米。
接应:周苏红(浙江)19年出生,身高1.82米,摸高3.13米。
李娟(天津):1982年出生,身高1.87米,摸高3.15米。
白云(八一)1982年出生,身高1.87米,摸高3.18米。
主攻:王一梅(辽宁)1988年出生,身高1.90米,摸高3.18米。
杨昊(辽宁)1980年出生,身高1.83米,摸高3.15米。
张越红(辽宁)15年出生,身高1.82米,摸高3.24米。
孙小清(南京军区)1985年出生,身高1.87米,摸高3.10米。
惠若琪(江苏)1991年出生,身高1.89米,摸高3.05米。
副攻:刘亚男(辽宁)1980年出生,身高1.85米,摸高3.17米。
徐云丽(福建)1987年出生,身高1.96米,摸高3.20米。
薛明(北京)1987年出生,身高1.92米。摸高3.24米。
马蕴雯(上海)1986年出生,身高1.89米,摸高3.15米。
陈瑶(八一)1988年出生,身高1.92米,摸高3.16米。
自由人:张娜(天津)1980年出生,身高1.81米,摸高3.10米。
张娴(云南)1985年出生,身高1.67米,摸高2.90米。
中国女排所有队员的档案
中国女排是中国女子排球的国家队,是近代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 曾在1981年、1982年、年、1985年、1986年、2003年和2004年七度成为世界冠军。
排球在中国
[编辑本段]
排球何时传入中国?在正式历史文献上已经无从稽考。不过根据一些零碎资料所指出,排球最早大约在清朝末期的1905年左右,经由华南沿岸地区和香港等地传入内地。当时广东和福建等华南沿岸各省,是中国排球发展较为蓬勃的地区。排球亦是当时不少渔民的消闲活动。
早在民国时代,排球已在中国各地广泛地发展,不过当时最主流的是9人排球。
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那时的排球强国是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而当年的国际比赛主要是6人排球,9人排球为主流的中国,便需要重新学习6人排球的规则、战略和比赛方法。 中华全国体育会便积极安排男女子排球运动员到东欧等地,参加排球比赛藉以吸收经验,经过一系列的友赛,中国男女子排球运动员开始掌握6人排球的比赛方法。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正式成立,张之槐先生出任,更在1954年成为国际排联(FIVB)的正式会员。其后,中国排球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排协)获发邀请参加1956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男子第3届、女子第2届)。
早期发展史
[编辑本段]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1956年曾派女队在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是次比赛中,中国女排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等女排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7年的第2届世界杯、1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单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
80年代的腾飞
[编辑本段]
三连冠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
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用单循环制,经过了七轮二十八场比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袁伟民、孙晋芳、郎平等分获最佳教练、二传和优秀球员等奖项。 是次比赛,最经典的一场是对苏联女排赢盘数3比0(局分为15-4, 16-14, 15-0),末局更令对手不能拿到一分,这个战果刚好是18年第8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苏联女排击败中国女排的。
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初赛对美国队曾以盘数零比三落败,更一度陷入出线危机,主教练袁伟民果断起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结果中国女排以3比0轻取古巴,赢得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 中国女排接连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匈牙利、古巴、苏联和澳大利亚等球队之后,夺得半决赛席位。 在半决赛赛中,中国女排又以盘数三比零直落击败昔日劲旅日本,而劲敌美国队则意外地被东道主秘鲁队淘汰。 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尽管在1983年的亚洲锦标赛决赛败于日本,进入调整期的中国女排仍是洛杉矶奥运会的夺标热门。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虽然中国女排又在分组赛被宿敌美国队击败,其后却越战越勇,最终,中国女排在决赛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报却分组赛一败之仇,并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五连冠
接着两年,中国女排又获得了1985年第4届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佳绩。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90年代的下滑
[编辑本段]
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 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巫丹的禁药让胡进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只获得第七名。
1994年,在巴西举行的1994年第1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更滑落至第八名,第八名争夺战中更败于宿敌日本女排。 在广岛亚运会中更在决赛败于韩国女排而卫冕失败,中国女排陷入低潮。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在90年代,中国女排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球员,如副攻的赖亚文和吴咏梅、主攻的许新、孙玥和王丽娜、接应二传的丘爱华等,却只曾在1990-98年期间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世界杯、世界女排锦标赛、奥运会)中屈居亚军,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创造八连冠的超强王朝。
千禧年代的中兴
[编辑本段]
2000年在教练胡进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在八强止步,中国女排兵败后,中国排协便委任在中国女排队中曾担任十多年陪练员的陈忠和先生担任主教练。
2001年,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等,结果,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领导下,在日本夺得世界大冠军杯,这是中国女排十多年来夺得的世界级正式大赛冠军。 不过由于世界大冠军杯属洲际杯性质,传统地位难与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相提并论,故在国内没有造成大太回响。
另外,中国女排亦接连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周进入最后决赛,分别败于美国队和俄罗斯队而无缘冠军。
2002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赛中,中国女排利用走线策略,在两轮分组赛中分别输给实力明显较自己较弱的希腊女排和韩国女排,以确保在赛事中尽量避开两大劲敌:意大利女排和俄罗斯女排。 最终虽然中国女排达到了赛前所期望的前四位成绩,但却受了国内(不满女排打的观众)和国外(巴西女排和荷兰女排)一片指责,陈忠和教练一度受到下台压力。 不过在十天后举行的釜山亚运会,中国女排又获得冠军,陈忠和教练地位得以确保。
2003年世界杯
[编辑本段]
2003年是中国女排丰收的一年,接连夺得瑞士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亚洲女排锦标赛等几个国际赛事冠军。 一时间,国人憧憬中国女排可以重夺世界冠军,终于在十一月于日本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姿态勇夺冠军,一骚十七年之痒。 国内又重现八十年代的女排热潮,女排精神一词又再度被提起。 中国女排亦因此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中央电视台亦制作特备节目走过十七年以庆祝中国女排重夺世界冠军。
雅典奥运会
[编辑本段]
雅典奥运会在2004年举行,国人期待中国女排可重夺失落了20年的奥运金牌。 事实上,中国女排赛前的状态并没有在2003年时那样大熟大勇,身高1.米、为中国女排夺得03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因在一次练习中受伤而缺阵了半年,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奥运会女排赛赛前,陈忠和教练亦表明现今世界各国女排实力十分接近,未敢轻言中国女排能够夺标而回,首战对美国女排赛事中战成盘数1-1后不久,赵蕊蕊便因右脚伤退出比赛,更令中国女排夺冠之路蒙上阴影。
不过中国女排在其后比赛中却越战越勇,最后杀入了奥运女排决赛,对手正是在03年世界杯未能参赛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在首两盘比赛中落后,但最终惊天逆转的反胜对手盘数三比二(28-30, 25-27, 25-20, 25-23, 15-12),在奥运女排赛事中折桂,并实现了女排两连冠,中国女排亦因此再度夺得中国最佳体育团队奖。
北京奥运会
[编辑本段]
北京奥运会的大名单具体阵容是:杨昊(3号)、王一梅(1号)、李娟(11号)、张越红(8号)、惠若琪(19号)、赵燕妮(14号);副攻手五人:赵蕊蕊(9号)、薛明(10号)、马蕴雯(17号)、徐云丽(6号)、陈瑶(13号);二传手三人:冯坤(2号)、宋妮娜(12号)、魏秋月(5号);接应三人:周苏红(7号)、刘亚男(4号)、李珊(18号);自由人二人:张娴(15号)、张娜(16号)。其中张越红、宋妮娜、陈瑶、李珊、张娜五人暂时不参加集训。排管中心要求她们保持状态,随时待命。
世界冠军记录
[编辑本段]
年份 世界大赛 主教练 队员
1981年 第3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希、朱玲、曹慧英、陈招娣、周鹿敏、张洁云、梁艳
1982年 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秘鲁) 袁伟民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郑美珠、曹慧英、杨希、陈招娣
年 洛杉矶奥运会(主办国: 美国) 袁伟民 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1985年 第4届世界杯 (主办国: 日本) 邓若曾 郎平、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林国清
1986年 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 捷克斯洛伐克) 张蓉芳 杨晓君、侯玉珠、郑美珠、梁艳、巫丹、姜英、杨锡兰、殷勤、李延军、苏惠娟、刘玮、胡小风
2003年 第9届世界杯(主办国: 日本) 陈忠和 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2004年 雅典奥运会(主办国: 希腊) 陈忠和 刘亚男、周苏红、杨昊、冯坤、王丽娜、赵蕊蕊、张萍、张娜、张越红、宋妮娜、李珊、陈静
历来荣誉
[编辑本段]
世界冠军 : 7次
世界女排锦标赛 : 1982年、1986年
世界杯 : 1981年、1985年、2003年
奥运会 : 年、2004年
其他主要比赛冠军 :
世界女排大奖赛 : 2003年
世界大冠军杯 (洲际杯) : 2001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 : 1990年、2000年、2003年、2007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 : 19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 [9]
亚运会 : 1982年、1986年、1990年、1998年、2002年、2006年
俄罗斯总统杯女排邀请赛 : 2006年、2007年
现时阵容
[编辑本段]
教练:陈忠和
队员:1. 王一梅 2. 冯坤 3. 杨昊 4. 刘亚男 5. 魏秋月 6. 徐云丽 7. 周苏红 8. 张越红 9. 赵蕊蕊 10. 薛明 11. 李娟 12. 宋妮娜 13. 陈瑶 14. 赵燕妮 15. 张娴 (自由人) 16. 张娜 (自由人) 17. 马蕴雯 18. 李珊 19. 惠若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