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端午广州哪里有赛龙舟看?
2.石楼镇的介绍
3.广州2010端午节有什麽活动
4.茭东龙船有什么历史
2010年端午广州哪里有赛龙舟看?
2010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地点:在海印桥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
时间:2010.6.26
·广州市各村赛龙船
·初一珠村龙船景6月12日(星期六)
·初二大塘·官洲·文冲·珠江·下沙龙船景6月13日 (星期日)
·初三车陂·棠下龙船景6月14日(星期一)
·初四南湾·庙头龙船景6月15日(星期二)
·初五泮塘·员村·猎德·杨箕·寺右龙船景6月16日(星期三)
·增城区
农历五月十二日 新塘龙船景 6月23日(星期三)·新塘东江河面 看点: 远近各乡的龙舟将不约而同蜂拥而来·千桡戏水·万浆齐欢·呐喊声震天·锣鼓声动地·鞭炮声喝彩声响成一片
·番禺区各村龙船景
初一 石基镇石岗村 6月12日(星期六)
初二 石基镇傍江村·石楼茭塘村 6月13日(星期日)
初三 石基镇新桥村·石楼镇 6月14日(星期一)
初四 市桥沙墟村·新造镇 6月15日(星期二)
初五 石基海傍村 6月16日(星期三)
初六 市桥镇沙头村 6月17日(星期四)
初七 市桥镇莲湖村 6月18日(星期五)
初八 市桥镇北海村 6月19日(星期六)
石楼镇的介绍
石楼镇位于番禺区东部狮子洋畔,美丽的珠江贯穿全镇南北,南濒深圳、珠海特区和香港、澳门,东邻东莞,北通广州,与黄埔港隔江相望。全镇面积126.5平方公里,下辖25个村(居、场),现有常住人口6.5万、流动人口6万。石楼镇丰富,功能齐全,是广东省、广州市中心镇以及省的卫生镇、教育强镇,09年又获评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和“广东省龙舟民间文化之乡”,未来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区、亚运城所在地。镇内具有基础坚实的工业、旅游业、农业和渔业,有直通香港的莲花山客货运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莲花山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古石场遗址、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国家中心渔港——莲花山渔港、环境一流的高尔夫球会、风光秀丽的丽江河畔休闲度酒店群……此外,石楼镇还是著名的侨乡,现有旅居港、澳、台乡亲及海外的侨胞3万多人,共有广州市历届荣誉市民27名,其中以岳溪村应塘坊以澳门前特首何厚铧为代表的何氏家族最具代表性。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工业产值138亿元,增长28.7%;农业产值11.3亿元,增长4.5%;税收10.2亿元,增长63.5%,其中国税4.6亿元,地税5.6 亿元。
广州2010端午节有什麽活动
2010端午节广州地区“龙船景·赛龙船·龙船饭”讯息集锦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赛龙舟·包粽子·食龙船饼是最最传统的。广州周边地区都有赛龙舟(粤语称“扒龙船”)、吃“龙船饭”的习俗,我们收集整理了广州周边地区的赛龙船信息,汇编成2010年端午节赛龙舟特辑(都请您出谋划策或者提提您的意见@建议@或者帮手纠错),共同分享端午节的喜庆乐趣!以下是不同地方的龙船景·龙舟竞渡日(以农历为准):
广州龙舟活动有两种:一种是龙舟比赛即赛龙夺锦;另一种龙舟互访俗称龙船景,龙船景很多讲究,邀请别村来访称招景,到别的乡村拜会称为趁景
配题:2009端午节广州地区“龙船景·赛龙船·龙船饭”资料
·广州市各村赛龙船
·初一珠村龙船景6月12日(星期六)
·初二大塘·官洲·文冲·珠江·下沙龙船景6月13日(星期日)
·初三车陂·棠下龙船景6月14日(星期一)
·初四南湾·庙头龙船景6月15日(星期二)
·初五泮塘·员村·猎德·杨箕·寺右龙船景6月16日(星期三)
·增城区
农历五月十二日 新塘龙船景 6月23日(星期三)·新塘东江河面 看点: 远近各乡的龙舟将不约而同蜂拥而来·千桡戏水·万浆齐欢·呐喊声震天·锣鼓声动地·鞭炮声喝彩声响成一片
·番禺区各村龙船景
初一 石基镇石岗村 6月12日(星期六)
初二 石基镇傍江村·石楼茭塘村 6月13日(星期日)
初三 石基镇新桥村·石楼镇 6月14日(星期一)
初四 市桥沙墟村·新造镇 6月15日(星期二)
初五 石基海傍村 6月16日(星期三)
初六 市桥镇沙头村 6月17日(星期四)
初七 市桥镇莲湖村 6月18日(星期五)
初八 市桥镇北海村 6月19日(星期六)
茭东龙船有什么历史
1956年,龙潭终于把茭塘送来的龙船重修好了,为了答谢茭塘兄弟的送龙船之恩,决定把刚修好的龙船和旧船一起扒到茭塘去谢恩。9月的一日,龙船到了茭塘,受到了茭塘人的热情接待,杀猪、下网捉鱼加餸不在话下,惟恐接待不周,还暗中指使人把水闸关上,船只不能出入,逼使龙潭的龙船多逗留一日,尽做地主之谊。
龙潭村人为了表示有来有往,也算是回谢茭塘的成盛情,决定在一个月后,邀请茭塘的龙船回访龙潭村。
是日,龙潭村比过节还要热闹,早就安排好了杀猪的,买菜的,做厨的,接待的。还有就是在晚上做戏大的,连由谁负责接待女宾的也安排好了,倾尽全村之力,做好接待工作。茭塘的龙船到了,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茭塘来了两条龙船,加上一只交通船,交通船上还有十多个女宾,总共有近200人。
客人上岸后,送烟递水,奉上点心,送去休息,自有人安排妥当。晚宴当然是丰盛了,鱼和肉是必不可小的,当然要有酒助兴了。村里的梳起姑婆们发动妇女们家家煮茶,或搓粉、炒面,或蒸糕、煲粥等,各显本领。送到煮龙船饭的地方,交由厨师们安排宵夜或明晨早餐之用。晚上,由村里的五一粤剧组演出粤剧《飞骑渡玉关》,有人还专门借来了蓄电池和扩音器,这些现代化的机器,确实为晚会增添了气纷。该晚招呼茭塘的兄弟在白家祠休息一宵,女宾们就由村里的梳起姑婆带去绣花社安寝。第二日吃完中午饭,就依依不舍地送兄弟们回茭塘了。
两日后,《南方日报》登载了一侧评论加,题为《此风不可再长》,评论遣责了龙潭村的大吃大喝和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的说明写道:“左手一瓶‘威’,右手揸住半边鸡”,威是当时较有名的一种瓶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