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世界杯 德国和荷兰的8分之1比赛中两队分别有一人被红牌罚下,请问他们是谁?
2.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南斯拉夫对阿根廷的比赛中,上半场被罚下的南斯拉夫球员是谁?
3.求1990年世界杯足球赛阿根廷队球员名单,以具体场次比分、进球者
4.90年世界杯决赛 德国VS阿根廷的上场队员名单和资料
5.往届世界杯比分结果排名
90年世界杯 德国和荷兰的8分之1比赛中两队分别有一人被红牌罚下,请问他们是谁?
90年6月24日,意大利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荷兰队遭遇由马特乌斯领衔的联邦德国队,最终联邦德国队以2-1战胜荷兰队顺利进军八强,图为比赛中里杰卡尔德与沃勒尔(白衣)发生冲突时的场景,前者向对手吐了口水,两人双双吃到红牌被罚下。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南斯拉夫对阿根廷的比赛中,上半场被罚下的南斯拉夫球员是谁?
被罚下的是萨巴纳卓维奇
赛况如下:
1990 意大利
世界杯第45场 四分之一决赛
时间:6月26日
地点;佛罗伦萨
战 果:阿根廷胜南斯拉夫3比2(90分钟。120分钟0比0)
战 况:开战伊始,阿,南两队球员均积极奔跑,逼抢凶狠,上半时13分钟,南斯拉夫队8号苏西茨右路左腿一记妙传,6号约治茨不待皮球落地,空中挥腿劲射,可惜皮球高出,不过也把阿根廷队吓出了一身冷汗。身为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南斯拉夫队主教练奥西姆,深知阿根廷队的最大威胁来自球王马拉多纳,是役特派出 24岁的年青球员 16号萨巴纳卓维奇冻结马拉多纳。上半时24分钟,萨巴纳卓维奇先“吃”了一张黄牌,又过了7分钟,老谋深算的马拉多纳引诱黄牌在身的萨巴纳卓维奇犯规,在萨巴纳卓维奇的逼抢下,马拉多纳倒地,但从赛后重放的慢镜头来看,萨巴纳卓维奇并没有铲中马拉多纳,当值的瑞士籍主裁判罗特利斯伯格却亮出红牌将萨巴纳卓维奇罚出,造成南斯拉夫队仅剩10人应战。尽管南斯拉夫队以少打多,但上半时的攻势并不比阿根廷队逊色。
下半时阿根廷队调兵遣将,力图利用人多优势,在90分钟解决战斗,开场仅:3分钟,马拉多纳前场右路罚出任意球,19号鲁杰里头顶攻门,皮球中桅弹出,下半时21分钟,马拉多纳妙传7号布兽查加,布鲁查加一脚怒射,被南斯拉夫门将伊夫科维奇奋力扑出底线。最后双方激战90分钟,互无建树,只好加时再赛。
加时赛仅4分钟,南斯拉夫主将10号斯拉伊科维奇从左路连过数关,一记妙传中路,19号塞维采维奇离门五米处,匆忙间将球射高;下半时14分钟,阿根廷7号布鲁查加学习马拉多纳之手技,将球碰人网内,幸主裁判这次明察秋毫,判人球无效。两军尘战120分钟,以0:0互交白卷,只好用残酷的点球决战来一定乾坤。
南斯拉夫10号斯拉伊科维奇首先出场,射中门媚,紧接着马拉多纳射出的球被南队门将扑住,21号待罗格里奥又射中门柱,眼看阿根廷大势已去,却不料南斯拉夫队主射第四、五轮的7号、5号球员的球均被阿队门神戈耶切亚扑出,终于使阿队再获胜机,成为四强……
求1990年世界杯足球赛阿根廷队球员名单,以具体场次比分、进球者
1990年阿根廷球员名单:
1 GK 蓬皮多(皇家贝蒂斯)
1 GK 科米佐(河床)
2 DF 巴蒂斯塔(河床)
3 FW 巴尔博(乌迪内斯)
4 MF 巴苏阿尔多(斯图加特)
5 DF 鲍扎(墨西哥维拉克鲁兹)
6 MF 卡尔德隆(巴黎圣日尔曼)
7 MF 布鲁查加(南特)
8 FW 卡尼吉亚(亚特兰大)
9 FW 德佐蒂(克雷莫纳)
10 MF 马拉多纳(那不勒斯)
11 DF 法比里(竞技)
12 GK 戈耶切亚(哥伦比亚百万富翁)
13 DF 洛伦佐(巴里)
14 MF 久斯蒂(独立)
15 DF 蒙宗(独立)
16 DF 奥拉蒂科切(竞技)
17 DF 圣西尼(乌迪内斯)
18 DF 塞利祖拉(河床)
19 DF 鲁杰里(皇家马德里)
20 DF 胡安西蒙(博卡青年)
21 MF 特洛格里奥(拉齐奥)
22 GK 坎切拉里奇(菲洛卡利)
具体场次:
小组赛
1990.6.8 0:1 喀麦隆
1990.6.13 2:0 苏联(特洛格里奥27' 布鲁查加79')
1990.6.18 1:1 罗马尼亚(蒙宗63')
淘汰赛
八分之一决赛
1990.6.23 1:0 巴西(卡尼吉亚80')
四分之一决赛
1990.6.30 0:0(PK3:2) 南斯拉夫(点球纪录:塞利祖拉O,布鲁查加O,马拉多纳X,特洛格里奥X,德佐蒂O)
半决赛
1990.7.3 1:1(PK4:3)意大利(卡尼吉亚67' 点球纪录:塞利祖拉O,布鲁查加O,奥拉蒂科切O,马拉多纳O)
决赛
1990.7.8 0:1 联邦德国
90年世界杯决赛 德国VS阿根廷的上场队员名单和资料
1990年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最终由马特乌斯领衔的联邦德国队获得了该届世界杯冠军,这也是德国队历史上第三次捧起大力神杯。 贝特霍尔德、伊尔格纳、普夫卢格勒(主力为布雷默)、布赫瓦尔德、沃勒尔、鲁特尔(主力为科勒)、奥根塔勒 哈斯勒、克林斯曼、拜恩(主力为利特巴尔斯基)、队长马特乌斯。 贝肯鲍尔的西德铁军势不可挡。来自国际米兰的三架马车是他们的主要构架,另外在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和布雷默身边,还有沃勒尔、利特巴尔斯基、贝特霍尔德等一批实力型球员,在前两次打进决赛均告失利后,德国人这一次势在必得。 小组赛4比1横扫南斯拉夫、5比1屠戮阿联酋,西德队轻松晋级。淘汰赛阶段2比1击败拥有三剑客的欧洲冠军荷兰则是决定性的一战,沃勒尔和里杰卡尔德双双红牌彼此“抵消”、巴斯滕被科勒缠、古利特发挥失常,克林斯曼的头球轰炸和布雷默的美妙吊射终结了荷兰人12年来的首次世界杯之旅。1988年,三剑客踏着西德队的尸体登上了欧洲之巅,但在90年,内讧消耗了这支欧洲冠军,三剑客唯一的一届世界杯以失常和失败告终。贝肯鲍尔后来回忆说,本场比赛是西德队最没有把握的一战,但在淘汰了荷兰人后,他们自信将能捧起大力神杯。 在都灵的半决赛,西德人通过点球淘汰了自1966年以后最好的一支英格兰队,普拉特对比利时的神奇勾射、莱因克尔一如既往的犀利以及加斯科因的眼泪是这支队伍留给意大利之夏的回忆。在瓦德尔将点球踢飞的一瞬,贝肯鲍尔高举起了双臂,因为决赛对手是弱势的阿根廷,他感觉自己的一只手已经握住了奖杯。 决赛是一场一边倒的较量,阿根廷最犀利的箭头卡尼吉亚禁赛,前面只剩不会进球的德索蒂,带着脚伤的马拉多纳率领球队顽强周旋,试图拖到点球大战。实力高出一筹的西德队牢牢控制着局面,他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僵局,最终,阿根廷队的两张红牌和第85分钟一个引发争议的点球终结了一切,马特乌斯让出了点球权,理由是鞋底出现了裂纹,布雷默操刀一蹴而就,戈耶切亚的扑救只差一个手掌……赛后,克林斯曼捧着大力神杯像个孩子一样的哭泣,另一个流泪的人是马拉多纳,在10亿电视观众面前,他没有去握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伸出的手。
“1990年世界杯的阿根廷国家队毫无疑问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举世厌恶的球队。尽管他们只有两名有真正进攻能力的球员——卡尼吉亚和满是伤病的马拉多纳,作为卫冕冠军,他们依然依靠各种方式打进了决赛。”“比拉尔多的球队是现代版反足球的诠释。”
作者还指出,那届阿根廷队在小组赛中惊险出线,首战败给喀麦隆,之后马拉多纳再演手球,并帮助球队击败苏联。之后淘汰赛,阿根廷10人防守,然后靠马拉多纳下半时的天才助攻帮助卡尼吉亚破门淘汰大热门巴西。这种场面一直持续下去,1/4决赛对南斯拉夫几乎90分钟闷战,点球大战中门将戈耶切亚成为英雄。半决赛对意大利,还得感谢戈耶切亚扑救点球。决赛中,阿根廷败给了德国队,比拉尔多的球队从一开始就龟缩守,试图拖到点球大战,“阿根廷队可耻的保守主义,让这场比赛成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差的决赛”。“讽刺的是,阿根廷被第85分钟布雷默的点球击败。就算是一百万年后,这也都不能算是点球,但很多人认为,正义得到了伸张,”作者说。
往届世界杯比分结果排名
截止到2023年1月,世界杯历届决赛比分排名如下:
第1届,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乌拉圭VS阿根廷,4:2。
第2届,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意大利VS捷克斯洛伐克,2:1。
第3届,1938年法国世界杯,意大利圭VS匈牙利,4:2。
第4届,1950年巴西世界杯,乌拉圭VS巴西,2:1。
第5届,1954年瑞士界杯,德国VS匈牙利,3:2。
第6届,1958年瑞典世界杯,巴西VS瑞典,5:2。
第7届,1962年智利世界杯,巴西VS前捷克斯洛伐克,3:1。
第8届,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英格兰VS前西德,4:2(90分钟2:2,120分钟4:2)。
第9届,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巴西VS意大利,4:1。
第10届,1974年西德世界杯,前西德VS荷兰,2:1。
第11届,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阿根廷VS荷兰,3:1(90分钟1:1,120分钟3:1)。
第12届,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意大利VS前西德,3:1。
第13届,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阿根廷VS前西德,3:2。
第14届,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西德VS阿根廷,1:0。
第15届,1994年美国世界杯,巴西VS意大利,0:0(点球比分为3:2)。
第16届,1998年法国世界杯,法国VS巴西,3:0。
第17届,2002年韩日世界杯,德国VS巴西,0:2。
第18届,2006年德国世界杯,意大利VS法国,决赛比分1:1,点球比分为5:3。
第19届,2010年南非世界杯,西班牙VS荷兰,决赛比分1:0,(90分钟0:0,120分钟1:0)。
第20届,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VS阿根廷,决赛比分1:0。
第21届,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法国VS克罗地亚,决赛比分4:2。
第22届,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VS法国,决赛比分7:5。
世界杯历届四强1、1930年:乌拉圭、阿根廷、美国、南斯拉夫。
2、1934年:意大利、捷克、德国、奥地利。
3、1938年:意大利、匈牙利、巴西、瑞典。
4、1950年:乌拉圭、巴西、瑞典、西班牙。
5、1954年:联邦德国、匈牙利、奥地利、乌拉圭。
6、1958年:巴西、瑞典、法国、联邦德国。
7、1962年:巴西、捷克、智利、南斯拉夫。
8、1966年:英格兰、联邦德国、葡萄牙、苏联。
9、1970年:巴西、意大利、联邦德国、乌拉圭。
10、1974年:联邦德国、荷兰、波兰、巴西。
11、1978年:阿根廷、荷兰、巴西、意大利。
12、1982年:意大利、联邦德国、波兰、法国。
13、1986年:阿根廷、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
14、1990年:联邦德国、阿根廷、意大利、英格兰。
15、1994年:巴西、意大利、瑞典、保加利亚。
16、1998年:法国、巴西、克罗地亚、荷兰。
17、2002年:巴西、德国、土耳其、韩国。
18、2006年:意大利、法国、德国、葡萄牙。
19、2010年:西班牙、荷兰、德国、乌拉圭。
20、2014年:德国、阿根廷、荷兰、巴西。
21、2018年:法国、克罗地亚、比利时、英格兰。
22、2022年:阿根廷、法国、克罗地亚、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