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科亚vs法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比赛结果

tamoadmin

1.白澳政策的消亡

2.伯纳德·卡茨详细资料大全

白澳政策的消亡

澳大科亚vs法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比赛结果

“白澳政策”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炸弹轰开了澳大科亚朝野人士的心胸和眼界,才慢慢对黑头发黄皮肤的种族有了新的认识。保卫菲律宾的美军统帅麦克阿瑟,率领残兵败将退下来,日本飞机将北疆边城炸瘫了,日军潜水艇侵入近水海域,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东京玫瑰”日夜不停地向“太平洋孤儿”招降,澳大利亚人民才从迷悯中醒悟过来。原来文化血缘同系的宗主国,毕竟是远隔重洋鞭长莫及,一旦大难临头便自顾不暇,可恃而不可待了。反之一直在心理上疏离久久的地缘人种,近在咫尺之间,却有唇亡齿寒的依傍关系。澳大利亚在战火的威迫下,一面协助麦克阿瑟将军重整联军,一面调整自己的心理意识,确认远亲不如近邻的现实形势。尤其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最久牺牲最大的盟国之一,仅以利害关系衡量,也没有理由再歧视华人而坚持“白澳政策”了。于是到大战后期,接受在太平洋英属岛屿上饱尝炮火蹂躏的华裔千余人,疏散至澳大利亚各地,这无疑是在默默中以行动突破“白澳政策”的先声。

澳大利亚外长D.C.斯宾德在1950年科伦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援助亚洲国家的计划,即著名的“科伦坡计划”。科伦坡计划有种种不是之处,但它对澳大利亚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极大地冲击了白澳政策和种族主义思想。按照科伦坡计划,亚洲国家的学生可以到澳大利亚的大学念书,这一举措有助于瓦解歧视非白裔种族的态度。甚至比孟席斯总理还保守的A.R.道纳移民部长都受到了反种族主义的影响,他对旧移民政策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到1957 年,居住在澳大利亚15年以上的非白裔人口已有资格获取得公民权,而1958年的移民法废除了听力测试代之以更简单的入境考核。

伯纳德·卡茨详细资料大全

伯纳德·卡茨爵士(Sir Bernard Katz),在德国出生,后加入英国国籍,他以研究神经生物化学而著名。1934年荣获莱比锡大学医学学位,1939年获伦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伯纳德·卡茨 外文名 :Bernard Katz 出生日期 :1911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 :2003年4月20日 职业 :生物物理学家 性别 :男 伯纳德·卡茨爵士(Sir Bernard Katz),在德国出生,后加入英国国籍,他以研究神经生物化学而著名。1934年荣获莱比锡大学医学学位,1939年获伦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在澳大科亚悉尼医院工作。1952年在大学学院任生物物理系教授及系主任。1978年退休。卡茨研究了神经介质从神经末稍释放的机制,因此与乌尔夫·冯·奥伊勒、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一起获得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与同事们在关于神经传导的化学方面有许多发现,包括发现钙离子在促进神经介质的释放方面的作用。这些物质以不定的间隔持续地释放等,在科研上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