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盆地的经济实力及富裕度真的比不上江苏的中部(苏中)吗?
2.四川什么时候能超过江苏?10年够吗?东西部差距太大了
3.经济排名前十的省份
四川盆地的经济实力及富裕度真的比不上江苏的中部(苏中)吗?
四川除了成都以后,剩下连我们江苏最差的宿迁都比不了的,宿迁也是全国百强市成员。四川盆地经济不要跟苏中比了比不过的。2019年苏中三市gdp,南通9383亿,扬州5850,泰州5133。我们苏北再靠北5个地级市2019年Gdp总和2.27万亿。四川成都最厉害的,剩下的和我们苏北靠北5市都比不了的。江苏整体2019年接近10亿。我老家苏北一个县城的,去年也通高铁了,我们江苏在重点改造苏北人民居住问题,集体拢庄都开始执行了,我们老家县所在的镇今年拆迁9个村庄,有点镇今年全部拆完。苏北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有楼房的,没有楼房县城买房子,现在楼房推掉集体拢庄。高铁通道县城里,机场离60里路。我们老家连云港市国家又重新重视起来,花果山国际机场在建,原来就有一个机场的。20平方公里自由世贸区,落户在连云港。上海第三机场落户在南通海门,江苏整体都强劲,没有太差的地级市,最差的市到周边城市也吊打一片的。真的不是吹的,我苏大强公认的强,今年疫情期间我们苏大强就出境风头了。我们江苏感觉越往南越强的徐州除外。我们县在江苏排在要靠后,但是村上很多人都买轿车了。我们在县城工资低一点可以找到工作的,县城也有经济开发区的。我们高铁在建几条,未来覆盖全省更加广泛的
四川什么时候能超过江苏?10年够吗?东西部差距太大了
四川最近几年发展的势头不错,特别是的省会成都,成都这几年的发展劲头非常猛,而且同时又是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发展“未来可期”。但是和江苏的第二经济强市苏州相比,成都仍有一段路要走。
2020年上半年里,成都和苏州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不到800亿元了,从1800亿到不足800亿,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都的进步堪称“神速”。而且在第一季度的时候,成都还略微超过了苏州一点点。
不过2020年两者之间差距变小,原因也很简单,大部分还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苏州众所周知,它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工业城市,2019年苏州的第二产业比重高达47%,在GDP十强城市中,苏州的占比最高。
再来看成都,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成都主要还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疫情虽然影响了工业停工,但是线上办公以及线上服务并未受到影响,反而还刺激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而成都在第一季度成功超越苏州,也是因为信息服务业猛增了33%。
扩展资料
在短短的半年内,成都就将和苏州的差距缩小至800亿不到,由此可见成都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大。抛开苏州受疫情影响,成都的发展势力不可小觑。凭借“一带一路”的贸易,成都的出口额这两年也增长了不少。
至于成都能否成功赶超苏州,从这十年来的发展增速来看,未来三年成都很有可能超越苏州。2010年的时候,苏州GDP比成都多出40%,但是仅仅过了9年的时间,成都的GDP就已经达到了苏州的88.44%,也就是说,十年成都追了苏州近30%。
虽然总量目前还不如苏州,但是不难发现,成都的经济增速比较快。按照“天花板”理论,苏州已经是一个两米的巨人了,而成都仍是一个茁壮成长的青年,未来几年,成都超越苏州不是没有可能,而且 可能性还非常的高。
经济排名前十的省份
截至2024年3月9日。该省份有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上海市、四川省。
1、第一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省连续多年位居生产总值榜首。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活跃的民营经济以及开放的外贸体系,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第二江苏省:江苏省的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国前列。该省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第三山东省:山东省以丰富的自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支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现代农业和高端制造业,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该省还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升级。
4、第四浙江省: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众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该省在电子商务、纺织、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注重创新创业,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5、第五河南省: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省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该省依托农业基础,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同时也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6、第六湖北省: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以光电子、汽车等产业为主导,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该省还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7、第七福建省:福建省的经济以电子信息、鞋服等产业为主导,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该省还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8、第八湖南省:湖南省的工程机械、文化产业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该省还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9、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市的金融、贸易、制造业等领域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市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能力较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0、四川省:四川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该省还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