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辽宁总决赛第六场-北京vs辽宁全场回放

tamoadmin

1.请问马布里为什么叫“马政委”

2.总决赛什么时候打

3.如何评价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

请问马布里为什么叫“马政委”

北京与辽宁总决赛第六场-北京vs辽宁全场回放

“马政委”、“马指导”、“马大帅”、“马求恩”……这些都是队友、教练、球迷送给他的绰号。曾经在虎扑上有网友作了个图,内容是“向马政委学习”,马布里很喜欢这张图,并用来做头像。从此,马政委的名头就传开了。

2011-12赛季,马布里加盟北京队,带领北京队拿下总冠军。总决赛上,马布里拼得非常凶。在北京队主教练闵鹿蕾眼中,是马布里盘活了球队,他说:“北京队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马布里。”

在北京队期间,马布里成为了真正的球队领袖,不光在球场上用实际行动领导队友,在更衣室里更是精神领袖,带领北京队分别在2012年、2014年、2015年三次率领球队获得CBA总冠军。成为了北京球迷心中的英雄,而马布里也感受到了球迷的爱,北京就如同他的第二故乡。

扩展资料

马布里在北京队2011-2012赛季首次夺得CBA总冠军之后,就受到了北京市领导的接见,而且为了表彰马布里在为北京队夺冠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马布里当时获得了“长城友谊奖”,“长城友谊奖”是北京市人民授予在京工作的外国友人的最高荣誉。

2014年4月2日,时隔一个赛季之后,马布里率领北京队第二次夺得CBA联赛总冠军。4月2日北京队前往北京市参加庆祝活动时,北京市授予马布里“北京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并且配发了象征荣誉市民的钥匙。

2015年12月,马布里如愿拿到“中国绿卡”,成为CBA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现役外援,属于“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类型。

球员时期,马布里说愿意指导中国年轻球员,那时外界都以为这是客套话,但谁也没想到,马布里真的做到了,在退役后,马布里就积极参与中国的青少年篮球教育。马布里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老师,他是清华附中体育总教练!

总决赛什么时候打

2015年CBA总决赛3月10日开战,第二场3月12日,第三场3月15日,第四场3月17日,第五场3月19日,第六场3月22日,第七场3月24日。但是总决赛一共打了6场,北京队以总4:2战胜辽宁队,夺得冠军。

CBA总决赛,是争夺CBA最高荣誉CBA总冠军的赛事,也是CBA季后赛的最后一轮比赛,每年3月份举行,争夺一二名。比赛用七场四胜制(2-3-2)的形式,常规赛名次靠前的球队多一个主场,参加季后赛阶段总冠军决赛的胜队为本次联赛的第一名,负队为第二名。

如何评价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

终于赢了!

之前第一场打完后,冒昧的参与了答题,略理性的分析了双方战术层面的对抗和钳制。也为辽宁提了建议。结果辽宁连胜两场。再也不敢说话了。第六场打完,尘埃落定。首钢卫冕,同时也感谢辽宁的陪伴,打出了这么精彩的总决赛。

下面来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要说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

进入总决赛的队伍,从技术,战术上,都具备取得冠军戒指的实力。从纸面上来看,双方不相上下。那为什么比赛中,会有胜负呢,源于心态。球员的心态,决定他的技术动作能否做到位,能否坚决的执行战术。在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场,辽宁球员心态失衡,过于紧张,所以命中率偏低,最终也输掉了比赛。第二场正相反,北京队员的心态有了起伏,不果断,导致输球。所以,心态这样一个很虚的东西,却深深的影响到了整个比赛进程。

当第三场,第四场,我看到朱西在外线犹豫不决的瞄蓝后,又选择传球。看到孙悦底角空位三分出手犹豫而打铁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完了。北京这下没戏了。但马布里站出来了。全北京队中,对于胜利和总冠军最有信念的人,一次一次坚决果断的冲击篮筐,反击出手命中三分。将北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第四场中,与其他队员的犹豫形成对比的是王晓辉。我几乎没见过小辉有这么强的自信心,三分线外一步,迎着防守人扔,进!底角不调整扔,进!放手一搏的心态,让小辉敢于出手,坚决果断的出手。也同老马共同挽救了北京。这场中,还是心态,韩德君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罚球是,心态失常,罚球偏了一点。铸成了2-2的结果。

真的,在高水准的竞技体育中,心态,会严重影响球员的发挥,从而影响结果。

辽宁这边在第六场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他们没法调整好心态,专注去比赛。而北京这边,闵鹿蕾和马布里说的最多的就是心态二字。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也证明,心态更好的运动员发挥的更好,心态更好的球队赢得比赛。

其次,第二要说的就是经验。

看到评论,球迷中总是会提到这两个字。却不加以说明,于是经验这种东西,就成了又一个虚无缥缈的因素。到底经验带来的优势是什么呢?成功有经验,失败也有经验。到底哪个更好呢?先来还原比赛中的一个画面。辽宁队进攻,北京队防守,辽宁投篮不进,此时马布里拿到球,用了不到5秒钟,就完成了从后场推进,三分线晃动,突破到篮下的动作。此时辽宁队的退防还没有完全到位。用篮球术语来说,就是老马打了攻防转换。赛后,球迷们的眼睛里只有,马布里这球犯规了,马布里被吹犯规了这样的争论,却鲜有人想过,38岁的马布里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坚决的打攻防转换。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辽宁队领先,大韩哈德森两个强点防不住。北京队落后,球员信心不足。西谚中说“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北京落后,落阵地慢,成功率不高,辽宁队大韩移动慢体能差,哈德森容易冲动,马布里对于自己的突破比三分更有信心,这一系列的信息从马布里脑海中浮现。于是出现了刚才的一幕。反复的折返跑,让大韩疲惫不堪,哈德森冲动的想三分杀死比赛却一直打铁。北京这才把追上来。这,就是经验!大体型中锋的优势弱势,马布里经历的太多,他知道在这个比赛节点,什么是最有效的方式。

球商高的球员在比赛的瞬间就可以完成SWOT分析,帮球队赢得比赛。而球商差一点的球员,就只能通过不断的比赛,累计经验,记住!形成条件反射。就好比进攻时朱西对位韩德君,朱西永远不进三秒区。因为射程和移动是他的优势。

第三,球商。

又一个虚构的概念。球商,影响到球员对比赛的阅读。从而影响他对于战术、动作的选择。大家都知道的一种情况就是,领先5分,时间还剩2分钟,这时要尽量的拖时间,用满24秒。但是篮球比赛中,面对的情况远比这个复杂。马布里和哈德森就不说了。举个国内球员的例子,就翟小川和朱西,当3分投中两个之后,一个是尝试背身,虚晃突破,另一个是仍然在外线准备扔3分。当然您可以说战术就是这么安排的。但是朱西的选择,容易被防死,小川的打法则更灵活。

第四,战术。

其他的不说,如果郭士强放弃郭艾伦,选择杨鸣和哈德森的后场组合,也许现在捧杯的就是辽宁。因为杨鸣的球商高,在组织进攻的同时可以自己攻,解放运球攻的哈德森。这应该是战术上的选择。虽然郭艾伦的各项数据都非常不错。但是战术失败了。当然,这些话我是不敢在尘埃落定之前说的,万一一语成谶,我岂不要哭晕在厕所。

好了,就说这么多。祝愿老马能够继续保持状态,北京这个夏天能把体系练出来(好喜欢的马刺的说)。下赛季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