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上有没跟外国的有过战争呢?
2.中东地区现在又哪些新的信息
3.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4.我国已成功出口哪些尖端武器?
中国历史上有没跟外国的有过战争呢?
汉朝时,曾在西域于一个持盾用矛的重装步兵佣兵团作战,从作战方式和时间推算,可能是罗马克拉苏所率被帕提亚击败的军团残部,那一战汉军损失颇大,但最后迫使这个军团投降。唐时,大将刘仁轨在朝鲜白江口全歼日本军,导致日本大化改新。唐时,使节王玄策出使尼泊尔,时逢判乱,外敌入侵,借佣兵三千助尼泊尔复国。唐时,大将高仙芝率3万军队与阿拉伯帝国20万人交战,重创敌军,虽然最后因友军背叛战败,但也阻止阿拉伯继续东进。元朝时,蒙古人多次西征,拔都攻灭俄罗斯,打到波兰,另一路攻灭阿拉伯帝国,占领巴格达,进逼埃及。明朝,出兵援朝抗日,征战7年,最终击退日军。明朝时,多次攻占越南。清朝康熙在雅克萨之战打败俄罗斯。清末和民国就不必说了吧。
中东地区现在又哪些新的信息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再遭北约误炸 13人丧生
在受到利比亚反对派行动不力的指责,北约加强了在利比亚的轰炸行动,但7日再次传出利比亚反对派武装遭北约战机误炸。此外,利比亚指责北约空袭该国最大油田,造成人员伤亡。
英国广播公司7日发自前线的报道说,据利比亚东部城市艾季达比亚的医疗人员透露,北约战机误炸反对派武装的一个坦克阵地,造成13名反军成员丧生。发生误伤后,当地的医院内一片混乱。
此前在港口城市卜雷加,曾发生利比亚反对派武装“鸣枪庆祝”引来北约战机误炸,造成十多人死亡。反对派发言人当时表示此纯属“误会”。
北约6日加强了在利比亚的空袭力度。此前,利比亚反对派强烈批评北约在利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行动不力,造成平民遭军屠戮。北约对此辩驳说,军事行动以保障平民安全为首要考虑。卡扎菲的军队将战斗人员、重武器和装甲车藏匿于民间,以躲避北约战机的轰炸。
半岛电视台7日发自利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的报道说,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副阿卜杜勒-哈费德·古贾仍然坚持要求北约取更多行动。反对派内部达成的共识是,要想在军事上取得更大战果,多国联军必需加大行动力度。
另据利比亚《的黎波里邮报》报道,利比亚副外长哈立德·卡伊姆6日指责英军轰炸位于利东南部的萨里尔油田,炸毁了该油田通往地中海沿岸港口的一条输油管线,并造成至少3人死亡。
该报说,卡伊姆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称:“毫无疑问这是侵略行为。这一行动违反了国际法,并非联合国决议所涵盖的内容。”
利比亚反对派此前曾声称,军炮轰了该油田,造成油田停产。萨里尔油田的石油管线与在反对派武装控制下的图卜鲁格港相连。该油田位于利比亚苏尔特盆地,其储量占苏尔特盆地已探明储量的80%左右。
利比亚前石油部长携家人乘渔船叛逃
据国外媒体4月7日报道,利比亚前石油部长法塔赫?夏特文已经携妻子和孩子乘坐一艘渔船从米苏拉塔逃往国外。
夏特文逃到国外后对英国媒体说:“为什么英国和法国不攻击他们?那样就可以很快结束战事。北约只是轰炸一些老旧的雷达站。利比亚每个人都认为北约只是想让利比亚人继续内斗下去。”
夏特文是在利前外交部长叛逃到英国大约一周后变节的。他6日表示,利比亚其他部长都做好了变节的准备,只是还不敢这么做。
土耳其支持叙利亚为稳定局势取的改革措施
正在叙利亚访问的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6日在大马士革表示,土耳其支持叙利亚为稳定国内局势取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当天与到访的达武特奥卢举行会谈,双方着重讨论了叙利亚最近发生的民众抗议。
达武特奥卢表示,土耳其支持叙利亚领导机构所取的一揽子改革措施,土耳其准备向叙方提供可能的帮助和经验,以促进这些改革,造福叙利亚人民。
巴沙尔表示,叙利亚将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外国经验,特别是土耳其的经验,以充实叙利亚关于改革法律草案的内容。
达武特奥卢当天还与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就叙利亚当前局势和叙取的改革措施举行了会谈。
叙利亚南部德拉省省会德拉市3月18日爆发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推动改革、改善民生、创造就业机会、取消紧急状态法等。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造成一些人员伤亡。流血发生后,叙利亚境内接连爆发民众抗议活动。
3月31日,根据总统巴沙尔的指示,叙利亚成立法律委员会研究制定反恐怖主义法,以取代实施48年的紧急状态法。巴沙尔当天下令成立特别司法委员会,立即着手调查在德拉省和拉塔基亚省发生的导致平民和军人死亡的所有案件。
约旦经济
沙特阿拉伯向约旦提供2.8亿约旦第纳尔(约合4亿美元)援款,主要用于实施几个大项目,缓解的财政压力。
沙特最近取消了对约旦蔬果进口近20年的禁令,约旦将于近期开始对沙特出口符合高质量标准的蔬果。每年,约旦要向海合会成员国及欧盟出口超过七万五千吨的蔬果。
中东形势
截止2011年5月,迪拜未偿债务达314亿美元,总额达阿联酋国内生产总值的38%。阿联酋表示将对迪拜市场进行信用测试,并将发行挂钩美元的基准规模债券,以体现对迪拜经济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国际商业观察(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将沙特的预计年增长率由原来的3.9%改为5%。国际商业观察负责人表示,沙特最近取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及投入的930亿美元资金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沙特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他们预测沙特的赤字将减少1%。
卡塔尔央行负责人表示,本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12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预测为16-19%。花旗集团分析师则对海湾国家近年的发展速度持谨慎态度。
嗯,中东的新闻太多了,我一时也找不全。楼主最好去看一下新闻://news.baidu/ns?cl=2&rn=20&tn=news&word=%D6%D0%B6%AB&ct=1&fr=ala0
大多数都是北非靠近地中海那边的国家,比如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之类的。阿拉伯国家里面也有问题,只是不说出来而已,就像的一样。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航天技术分发射技术、运行测控、回收技术三大部分。近年中国又有载人航天、嫦娥,那将更加复杂。
上述技术和物理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最为紧密。和物理力学的关系显而易见,又由于其中牵扯大量实时数据处理,没有相应处理技术也是无法实现的。
航天技术,就是把人造天体送上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下面,我们分四个方面来介绍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二、航天技术基础知识;
三、军事航天技术;
四、我国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
这是一张航天技术发展概况的草图,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是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2年。42年只不过弹指一挥间,而航天技术(亦称空间技术)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8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5300多颗,其中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卫星占三分之二,它们在军事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侦察卫星不仅成了大规模侦察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提供战役战术范围内的侦察服务;军事通信卫星能够为陆海空三军部队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导航卫星可以为各种攻击平台(攻击的载体)和打击手段如舰艇、飞机、导弹等进行精确导航;测地卫星能够测出各种军事目标的精确地理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武器的命中精度;气象卫星,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全球或局部地区的气象情报,为制定作战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上述这些军用卫星的发展,又导致反卫星武器(亦称拦截卫星)的出现。因此,传统的海陆空三维战场将演变成海陆空天电五维战场,不久,将出现一支新的军种-“天军”。目前,美俄都建立了航天司令部,美国有一个航天师,一所太空学校。因此,可以说,短短的42年间,航天技术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在这中间,值得一提的是载人登月飞行,建立空间站,航天飞机的发射以及现在正在建设中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载人登月飞行,只有美国做到这一点。1969年,美国第一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以后又12名宇航员先后九次登上月球。关于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后面还要介绍。
二、航天基础知识
(一)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条件
(二)卫星是怎样上天的?
(一)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条件
说到卫星,那么,什么是卫星?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所谓卫星就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这种卫星称为自然卫星。而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完成一定使命的人造天体,也称人造卫星。卫星绕地球运转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个是速度条件;一个是高度条件。
1、速度条件
大家在中学物理中都学过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理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然产生向外的惯性离心力。如果离心力刚好等于向心力(即重力),这个物体将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而不掉回地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物体的速度叫环绕速度。大约等于每秒7.9公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家可能认为速度不够快,这是以秒计算,如以小时计算这个速度是26800Km/小时,不到1.5小时在外层空间绕地球一圈。
下面介绍几个概念:航空:一般把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例如飞机、气球的飞行)称为航空;
航天:把在稠密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例如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飞行)称为航天;
航宇:把太阳系以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宇。
从理论上讲,以第三宇宙速度飞出太阳系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以这个速度到太阳系以外去航行,即使是飞到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半人马座2星,也得飞上10万年。显然,这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要实现恒星之间航行,就必须以接近光的速度,即30万公里/秒航行才行。这就需要运载技术来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这是第一技术关速度足够大。
所谓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绕地球作圆轨道运行而不掉回地面所必须具有的。当速度达到每秒11.2公里时,物体将挣脱地球的引力场,而变成绕太阳运转的人造卫星。这时的速度为第二宇宙速度(亦称脱离速度)。
所谓第二宇宙速度,即卫星能够脱离地球引力场而绕太阳运行所需要的速度。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再增加到16.7公里/秒,这时太阳的引力也拉不住它了,而成为系的一个人造天体。这时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所谓第三宇宙速度就是从地面发射一个物体,能脱离太阳系引力场所需的最小速度。
一般把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例如飞机、气球的飞行)称为航空;把在稠密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活动(例如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飞行)称为航天,或星际航行;而把太阳系以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宇。
2、高度条件
高度在100——120Km以上。为什么卫星要选择100Km以上这样的高度?1960年第53届巴塞罗那国际航空联合大会决议规定,“地球表面100Km以上空间为航天空间,为国际公共领域,100Km以下空间为航空空间领域。”这是为什么卫星要选择100Km以上这样的高度。卫星轨道为什么要选择120Km以上这样的高度运行?主要是考虑气象因素,大家知道地球有一个大气层,90%大气质量在30Km以下,30Km以上逐渐稀薄了。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急剧下降,在距地面100Km的高度上,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一百万分之一;在120Km高度上,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几千万分之一;在200Km高度上,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五亿分之一。大家要问达不到120Km以上高度会怎样?达不到120Km以上高度就会掉下来。美国1959年曾发射了一颗卫星,距地球最低点是69英里,1英里=1.609Km,69英里=112Km,这颗卫星发射的很成功,上去围绕地球转了一圈后就掉下来了。为什么?这是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它没有真正脱离无阻力飞行的环境,所以就掉下来了。严格说必须把卫星运行轨道选择在120Km以上的空间,它才不会掉下来。
由于卫星以7.9公里/秒的速度飞行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并且与空气磨擦会产生数千度甚至上万度的高温,从而烧坏卫星。因此,必须把卫星的轨道选在稠密大气层以外,即120公里的高空,这时空气密度只有地面的几千万分之一了。
大气层分成很多层,越靠近地球,空气密度越高。反之则急剧下降。到120公里的高空,空气密度就只有地面的几千万分之一了。
所以,卫星通常都在离地面120公里以上的空间飞行。
(二)卫星是怎样上天的?
卫星是通过发射上天的,在目前有三种发射卫星的方法:
一是通过多级火箭发射;二是用航天飞机发射;三是用飞机发射。
第一,通过多级火箭发射
所谓多级火箭就是由几个单级火箭组合而成的运载火箭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单级火箭的最终速度只能达到4-7公里/秒。所以,世界各国都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从理论上讲,火箭的级数越多所能达到的速度就越大。但是级数越多,结构就越复杂,可靠性也就越低。所以在满足速度要求的条件下,尽量使级数最少。根据目前情况,发射低轨道人造地球卫星,一般用二级或火箭,而发射大椭圆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多用或四级火箭。
第二,用航天飞机发射
航天飞机是一种可以载人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它能象火箭一样垂直起飞,象卫星一样在轨道上运行,又能象普通飞机一样水平着陆。一架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100多次,因而,它既可以大大降低发射费用(150万美元/吨),简化卫星设计,又能向近地轨道发射、回收与修复已失效的各种卫星。例如,在1991年11月24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仅6小时,就将一颗2335公斤的导弹预警卫星送入太空;美国原本有五架航天飞机,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就爆炸了。现在剩下四架航天飞机:即“哥仑比亚” 号航天飞机;“发现”号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奋进号”号航天飞机。
1961年3月23 日,苏联人邦达连科就是为载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一人。截止2003年底,人类共进行了400余次的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280余次,苏联(俄罗斯)130余次。在这400余次载人航天活动中,共有18人为载人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为壮烈的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的失事,载人航天飞机刚刚升空73秒,不到1分半钟就在空中爆炸了。当时航天飞机载有7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一名女宇航员叫麦考利夫,是一名教师,然而她没能书写第一名教师宇航员的历史。当时麦考利夫是为完成美国教师上太空的,她上太空有两项任务:第一个是通过电视转播给全球数万万名中学生上一堂“太空见闻”;第二个是通过电视转播上一堂“人类为什么要登上太空”。遗憾的是她还没有登上太空就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载人航天事业。大家看报纸了解到,美国航天局还想启动教师上太空。54岁(2004年为54岁)的芭芭拉?摩根是1985年时就被选为参加航天飞行的教师代表候选人。现年54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美国航天局让芭芭拉?摩根在2003年11月13日乘座“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进行为期11天的太空之旅,来实现麦考利夫为完成的事业。非常遗憾的是,2003年2月1日,在“哥伦比亚”号完成此次16天飞行任务后返回途中,在距地球约60Km处爆炸失逝,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7人中6名美国人,1名是以色列人。
第三、用飞机发射
只有美国做到这点,90年四月,美首次将一颗200公斤重的卫星从B-52轰炸机上,用“飞马”火箭高空发射成功。显然,这是很经济的。
三、军事航天技术
所谓军事航天技术,就是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具体成果就是各种军用航天器。首先我们来看看军用航天器的分类:它包括:
(一)运载系统;(二)载人航天系统;(三)军用卫星系统;(四)空间武器系统
(一)运载系统是指能把军用航天器、宇航员或物资等有效载荷从地面送到太空预定轨道或能将有效载荷带回地面的运输系统。
目前可利用的军事航天运输系统主要有:
一次性使用运输火箭;
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
(1)美国的运载火箭
(2)俄罗斯的运载火箭
(3)欧洲和日本的运载火箭
(二)载人航天系统;
1、 宙飞船(美,俄)
2、空间站(俄罗斯、美国、国际空间站)
3、航天飞机(美,俄)
4、空天飞机
(三)军用卫星系统
军用卫星系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
1、侦察卫星 是指装有光电遥感器、雷达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用于或取敌人军事信息的人造地球卫星。
(1)侦察卫星的分类:侦察卫星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它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以及核爆探测卫星等。
(2)侦察卫星的特点及用途
侦察卫星的特点:
①速度快。如在150公里的高度,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只需一个半小时,从北京到天津不到20秒,到广州只需5分钟;
②效率高。由于侦察卫星轨道高,侦察的面积大,范围广,如用飞机对我国拍照,需拍照100万张,费时10年,而用卫星只需拍500张(一张照片达到数千甚至数万平方公里),几天就可以完成;
③效果好。由于地面分辨力高,侦听准确,信息传递及时,所以效果好。这里有一个概念,地面分辨力。所谓地面分辨力,是指卫星能够显示出的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侦察卫星的作用。例如,俄罗斯车臣武装负责人杜拉伊夫之亡,就是侦察卫星的杰作。情况是这样:当杜拉伊夫打卫星电话时,俄罗斯侦察卫星立即捕捉到卫星电话发出的电磁信号,并根据电磁信号,迅速测出杜拉伊夫当时所在的精确地理位置,然后将这一信息实时地通报给俄罗斯空军,并引导俄罗斯飞行员实施攻击,从而将杜拉伊夫击毙。
④适用广。它不受国界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不存在侵犯领海、领空问题,高山、河海挡不住。
侦察卫星的用途:
第一,详细侦察对方各种战略目标。比如导弹核武器基地、海空军基地、指挥控制中心、各种武器生产基地、机场、港口、交通枢纽、重要城市及工业生产基地等都是战略目标,都可以进行侦察。
海湾战争中,美动用了各种卫星(15颗电子侦察卫星、5颗照相侦察卫星、一颗雷达成像卫星、3颗预警卫星。)24小时昼夜不停地监视伊拉克的一举一动。在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前,美国就通过成像侦察卫星获得了伊拉克重兵集结边境的高度清晰的照片,发现了伊拉克的侵略意图。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又发现伊拉克妄图进攻沙特,沙特开始也怀疑,见到卫星照片后,才同意美国派兵进驻沙特。
第二,对敌方领土进行准确测图。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已方指挥员提供在作战中所用的地图;另一方面,也为己方战略导弹核武器提供各种打击目标的准确位置。例如在海湾战争前,美国对伊拉克、科威特地形不详,原地图是20-30年前的,故集中侦察和测地卫星很快就制出了精确详细的地图。
第三,侦察敌方战略导弹系统的数质量情况
比如在1961年,赫鲁晓夫撒了个弥天大谎,吹嘘说,苏联拥有400枚核导弹,已经拥有全面核优势,从而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搞核讹诈。但是美国通过照相侦察卫星很快就发现,苏联的洲际导弹到1961年秋远未达到400枚,而只有14枚,从而化劣势为优势,反过来又对对方实施核威慑。
第四,侦察敌方地面部队的调动的部署情况。
自六十年代以来,每当国际上发生重大的时候,苏联和美国都发射一些专用的侦察卫星,对有关地区进行监视。例如,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苏联和美国就用侦察卫星分别不断地向埃及以色列提供情报。13年10月6日开罗时间下午14时零5分,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第2、3军团强渡运河,一举攻克以军构筑4年之久的“巴列夫防线”,打得以军节节败退。埃军准备乘胜前进,扩大战果。就在这时,美军侦察卫星发现埃军两个军团的结合部有一条7-12公里宽的间隙,防守薄弱,并且后方空虚。以军得到这个情报后,欣喜若狂,立即组织部队,秘密插入结合部,偷渡运河,迅速向西、向南发起猛烈进攻,并合围了埃及第三军团,从而反败为胜,夺取了主动权,最后由于苏美干预,双方握手言和。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今天的战略战役指挥员不能不考虑侦察卫星这个重要因素,军事卫星提供的情报甚至能够改变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第五,侦察对方的战场情报。
通过侦察监视,探查、搜集未知的情报,达到知己知彼,从而战胜对手,这是军事通则。
譬如,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在开战之初,还是打了几个漂亮仗,吃了几顿饺子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苏联的侦察卫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一个著名的战例,就是阿根廷空军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1982年5月4日,大英帝国的王牌战舰――“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满载一身精良武备,悠然穿梭在马岛海域,执行着封锁作战任务。不料,前苏联的“闪电号”侦察卫星在茫茫太空深处,悄悄地盯上了它。就这样,由于前苏联的帮助,“谢菲尔德”的一举一动便始终处在阿根廷的掌握之中。等到“谢菲尔德”一进入打击阿根廷空军的打击范围,“超级军旗”式轰炸机便腾空而起,贴着海浪,超低空飞向了目标。距离“谢菲尔德”48公里时,“超级军旗”立即爬高跃升,于是,“飞鱼”出鞘,并始终以超过海浪2米的高度飞行,很快便命中了“谢菲尔德”,当即就燃起了浓浓火焰,“谢菲尔德”遭受了致命的创伤,舰身被击穿了一个大窟窿。不久,“谢菲尔德”便沉没在茫茫大海了。而一枚“飞鱼”导弹,价值仅仅20万美元,却击沉了价值高达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可见,各种攻击性武器的打击效果能够在侦察卫星的作用下获得急剧放大。
这个战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地球表面进行军事行动时,千万别忘了,头顶上还有侦察卫星在虎视眈眈。 否则,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2、军事通信卫星
军事通信卫星就是指以为军事服务为目的而设计的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六十年代初才问世的一门新兴技术,是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象悬挂在高空的微波中继站和接力站,接收从地面或其它卫星发来的无线电信号,经转发器放大后,再以另一频率发回地面另一地方或其它卫星上。
它具有以下特点:
(1)通信距离远。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它能为相距19000公里的两个地面站提供直接通信。若在赤道上空等间距分布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基本上实现全球通信。
第二、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的工作波段是微波,波长在1米至1毫米之间,频率为300兆赫至300千兆赫,可用频带很宽,这样通信的话路就很多。目前一颗通信卫星可传上万条话路,外加若干路电视,还可传输高分辨率的图象和其它数据。
第三,传输质量高,由于卫星通信高山挡不住,大海隔不了,风雨无阻,昼夜不停,不象地面微波通信那样受地理气象条件以及通信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信息传输稳定可靠。
第四,机动性能好。卫星通信既可提供大型地面站点之间的远距离通信,也可为机载、舰载以及地面部队的小型机动终端站提供通信。这样,可随时随地建立通信终端,这为战时紧急情况下迅速建立通信线路提供了条件。这种应急通信能力在军事上是极为重要的。
第五,生存能力强。一般来讲,地球同步卫星不易受核爆炸破坏和其它手段的攻击。
正是由于有这些优点 ,军事通信卫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气象卫星
是专门用于对地球和大气层进行天气变化观测的卫星。它相当于一个无人高空气象站。它与以往的地面观测方法相比,具有全球性、预先性和准确性。
气象卫星起源于侦察卫星,基本原理类似于照相侦察卫星。不同的是它观察的对象是云、气、雾、雨、风、浪、潮、温。
方法是以2-3颗地球同步轨道和近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不断地向地面发送资料,经综合分析处理后,得出准确的气象预报,为陆海空三军部队行动服务。
4、测地卫星
用来从宇宙空间,对大地进行重力分布、形状、精确地理坐标测量的人造地球卫星叫测地卫星。 与常规测量法相比,它具有周期短,精度高的特点,是进行大地测量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工作原理:地球不圆和重力分布不均的影响,使卫星的运行轨道变得不规则,卫星不断地作上下、左右波浪式前进,通过地面跟踪站的测量,就可准确地推理出地球的形状和重力,以及地球表面各点的精确坐标,从而为战略武器提供准确的目标数据。对地表的物体可以用遥感遥测技术得到。
5、导航卫星
试想,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舰船,奔跑在广袤大地上的车辆,穿梭在万里蓝天上的飞机,遨游在九天之上的卫星、导弹等等处于移动中的物体,如果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后果将会是怎样呢?这实在很难设想,也许等待它的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比如,90年代初期,在我国有着重大的影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考察沙漠中,迷航失踪了。虽然他身上也带有一一些导航仪器,但是由于这些仪器性能的局限而迷失了方向。虽经多方努力寻找,最后仍然失踪牺牲。如彭加木的探险处在今天,处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悲剧可能再也不会出现。
这是因为,导航卫星,就象航标灯一样,每天以固定的频率,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向地面发送导航信号。地面用户接收和处理这些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所以,它的用途就是导航。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这种技术。
比如,1994年,美国就建成了“导航星”—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是由24颗卫星所组成,运行在六个轨道平面上,每个平面分布四颗,定位精度大约为16米。
那么,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军事上又有什么用途呢?简而言之,它不仅可以为飞机、舰艇、坦克等进行精确导航定位,减少航行误差;而且还可以用于武器制导,能够极大地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譬如,去年5月8日,美国出动了B-2轰炸机,野蛮地空袭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它所运用的主要技术就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这个家伙,就是轰炸我大使馆的凶手—一B—2轰炸机。它的航程为115000公里,这个是空袭中使用的联合直接攻击。虽然,从战略上看,美国是我们的主要敌人,但是它的B-2轰炸机所运用的技术却是先进的。由于使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B-2轰炸机可以施行全球轰炸,精确打击。联合直接攻击的打击精度也从原来的30米提高到3米。空袭中,美军共发射了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分别从五个不同部位打入,造成我馆舍严重毁坏,人员严重伤亡。
以上所讲的是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挥的军事作用。除美国外,俄罗斯在1995年建成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也是由24颗卫星所组成,不同的是,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平面上,每个平面分布8颗卫星,定位精度稍差一点,大约是30—100米。
(三)空间武器系统
航天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正在引起作战方式根本性的变革,它不仅使信息的近实时传递、控制成为现实,而且为日益迫近的太空战提供了技术支持。太空战的雏形就是反卫星作战和导弹攻防作战。这里有一个概念“实时”, “实时”说得通俗一点,就象电视实况转播,人们耳闻目睹的信息的时间和正在发生着的事物的时间是处在同一时刻,这个就叫实时。下面我们分两个方面来介绍空间武器系统:一是反卫星系统;二是反导系统。首先我们来看看反卫星系统。
1、反卫星系统
反卫星系统就是攻击卫星的武器系统,通过攻击敌方的卫星,来夺取制信息权,在保护自己耳聪目明的同时,使敌方成为聋子和瞎子。目前,打击卫星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是利用地面武器系统,如激光炮和动能武器系统等来摧毁敌方卫星;
二是以卫星拦截卫星,这种卫星不同于一般卫星,它本身就是一种攻击性武器,通过机动变轨飞行,跟踪接近目标后,能以自爆或撞击的方式来摧毁敌方卫星,或者利用卫星上装载的激光器、粒子束武器、以及火箭来摧毁敌方目标;
三是利用航天站或航天飞机来俘获敌方卫星,为自己服务。
世界上对反卫星系统的研究,仍然是美国和原苏联领先。原苏联1968年就进行过卫星反卫星拦截试验,80年代初又成功地进行了两次综合演习,它领先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反卫星实战能力的国家。原苏联的激光技术,起步也比美国早。(据说七十年代后期,苏联曾用强陆基激光器干扰过美国空军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预警卫星,使其发出错误的警报。另外,原苏联具有发达的航天站技术,完全可以建立天基反卫星系统。)据西方国家估计,前苏联不仅有陆基高能反卫星激光器,并且还拥有天基反卫星激光器样机。
美国反卫星技术研究比较晚,但进展很快。18年开始研制反卫星导弹,1985年就曾用它击落过一颗失效的美国卫星,现有100多枚导弹已正式部署。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展非常快,它能够在轨道上布放、回收、修复卫星,自然它也可以抓捕敌方的卫星。
2、反导系统
所谓反导系统就是反击导弹进攻,使导弹突防失效的系统。
关于这个内容,我讲两点:
(1)反导方式;
(2)美国的反导系统。
先看第一点反导方式。那么,目前,有哪几种反导方式呢?
有两种反导方式:
一是用导弹来截击导弹,这是俄罗斯的C-300导弹,已经多次成功地进行了拦截试验;
二是用激光一类的新概念武器摧毁导弹,美国多次进行过试验。
现在,美国正在大力研制反导系统,进展也较快。下面就来介绍美国的反导系统。
美国的反导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一种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两种系统,结构大体类似,下面介绍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那么,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是如何反导的呢?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英文缩写呢,就是“TMD”,它是由指挥自动化系统和反导导弹两部分所组成,二者缺一不可,否则TMD就失效。下面先介绍指挥自动化系统,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为一体的人机系统,英文缩写呢,就是C4ISR,它是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美国依靠先进的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全球指挥自动化系统。
下面来看反导导弹,美国现在研制了三种反导导弹。
一种是战区高空拦截弹,今年10月2日,美国发射了一枚战区高空拦截弹,拦截了一枚模拟对方进攻的民兵三型洲际导弹;
第二种是美国与以色列联合研制的箭2型反导导弹,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六次试验,拦截距离150公里,拦截高度为48公里;
第三种是爱国者导弹,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大战“飞毛腿”,出尽了风头,下面以爱国者拦截飞毛腿为例,来讲讲TMD是如何反导的?
这是它的作战示意图
我国已成功出口哪些尖端武器?
我国已成功出口哪些尖端武器?
在上世纪时,中国武器就是低价格的代表,但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高端武器出口也越来越多。那么发展到现在,中国出口过哪些尖端武器呢?
出售的尖端武器
中国出口的这些尖端武器有传统的和非传统的。传统的武器包含战机、军舰、火炮等等。
战机方面中国目前还买的少,仅有巴基斯坦买过我国的歼-10C。不过中国的高级教练机在国际上很受欢迎,不少国家喜欢购买高级教练机当轻型战斗机用,比如阿联酋就买了中国接近50架的L-15型教练机。
军舰上,我国不管是新军舰还是二手军舰都非常受欢迎。
比如巴基斯坦买过中国全新的054A型护卫舰,泰国买过中国的071型两栖登陆舰、 3型潜艇、053系列护卫舰等。这里面最先进的无疑是054A型护卫舰,这也算是21世纪后的新锐军舰,具有较强的防空和反潜能力。
火炮方面,中国出口过SH-1榴弹炮、AR-2等火炮。
中国的火炮技术目前来讲,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中国出售的火炮也最多,用户涵盖非洲的卢旺达、埃塞俄比亚,亚洲的柬埔寨、缅甸,中东的沙特、阿联酋等等国家。
可以说只要是没在北约体系中,且受美国控制不深的国家,在购买火炮时首选就是中国。
在非传统武器上,则主要是无人机、激光武器、弹道导弹等。
目前国际上的无人机市场基本被中国和美国抢占了,中国的翼龙、彩虹等品牌无人机畅销海外。并且俄乌冲突打响后,中国的很多民用无人机销量也骤然猛增。
比如我国的大疆无人机,2021年时大疆的营收不过500多亿人民币,2022年全年营收在1700亿人民币左右,这些无人机是谁买的不咋好说。
激光武器方面,中国更是达成了第一个用激光武器取得实战战果的成就,沙特在中国这里购买的激光武器已经击落过胡塞武装的数架无人机,这也是人类目前唯一的激光武器实战战果。
弹道导弹方面也主要是沙特在买,上世纪时沙特买过东方- 3,随着时间推移,这批东风-3也临近退役。于是在2014年左右,沙特又从中国购买了东风-21型弹道导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曝光的中程弹道导弹买卖。
出售的军队系统
而除开以上武器外,其实我国还出口过丛闷一款先进“武器”,那就是军队体系。
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展示过自己的合成旅军售方案。只要客户有钱,中国可以打包一整套的合成化陆军装备。在珠江航展上,沙特就一口气买了3个合成旅。
这玩意儿在以前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军队要想有先进的武器很容易,但要想把先进的武器搞成一套,弄一套统一的后勤、指挥、侦察体系可就太难了。
所以国际上往往会出现“用美械的军队和美军不是一回事”的情况。而在中国具备2022年珠海航展之前,国际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把这种东西拿出来卖。
以前要想获得一套军队体系,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别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比如北约组织中的一众国家,可以从美国买到F-35,并获取F-35所需的数据链、后勤、由卫星和预警机提供的情报以及指挥系统。但相对应的,这些国家都有美国驻军,并且经济和政治高度和美国绑定。
那么中国现在出售合成旅方案,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纯军售为目的出售成体系的军队系统。
并且有能力构建这种合成旅的国家世界上本来就不多,总共就中美两个以及俄罗斯半个。所以这套合成旅方案某种层面上也算是“先进装备”,并且这套“先进装备”比一般武器更难得,因为要想建设合成化部队,意味着背后的国家掌握着全套军工体系,目前做到这一点的国家,也就中美俄法四个。
出售的
另外中国出售的一些也有先进的类型。
比如中国的霹雳-15E型空对空导弹,这款导弹是全球唯一使用了双脉冲发动机的空对空导弹,用了主动雷达制导。该导弹速度达到了4马赫,并且有着极长的最佳攻击包线,可以说是目前国际上能买到的最好的空对空导弹。
目前霹雳-15E的主要海外用户是巴基斯坦,不过因为空对空导弹的军贸和战机买卖高度绑定,所以霹雳-15E倒是很难卖出去。未来霹雳-15E要扩展用户,只能靠我国卖更多的战机,像埃及、伊朗、巴西等国家都是霹雳-15E的潜在客户。
其次亩培就是鹰击-21E舰载导弹。这款导弹是目前军贸市场上,最先进的舰载反舰导弹,因为它是一款高超音速导弹。目前有高超音速导弹服役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渗耐弯俄罗斯,而把高超音速导弹弄到军舰上的国家更是只有中国。
鹰击-21E作为军贸武器虽然属于阉割版,射程被限制在了300公里,但作为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它依旧性能强悍。毕竟现在美国的舰载反舰导弹,也还主要是亚音速导弹,鹰击-21E这种高超音速导弹卖出去属于降维打击。
目前鹰击-21E的主要用户是沙特,沙特主要用鹰击-21E来封锁红海和波斯湾。它拿到鹰击-21E对于美国军舰有极大的威慑,2~3马赫的反舰导弹已经能严重威胁到军舰的安全,高超音速导弹在目前人类的防空体系中极难拦截,如此一来部署了鹰击-21E的身体也不怕美国到中东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