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联赛体制(越详细越好)
2.日本联赛积分榜排名
3.当J联盟开始勾搭中超,中超该怎么办
日本联赛体制(越详细越好)
日本媒体和相关企业对将要实施的新动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将要诞生的新赛制抱有极高的期望值。日本J联盟迫不及待地出台新政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为各俱乐部创收。只有让球队打更多的比赛,俱乐部才会分得更多的实惠,而球员要在国际大赛上打出更好的成绩,也需要经历更多比赛的锤炼。历经13个赛季的J联赛又将面临一次极为重要的“外科手术”。 在此之前,日本足坛也一直叫嚷着要与国际接轨,但比赛的场次、两个赛段、联赛的时间一直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虽然有人士希望J联赛与欧美联赛一同开战,以便于球员们转战欧美联赛,也能够吸引高水平联赛一流球员,为J联赛添彩,但考虑到日本的高中生都要在3月份比赛这样一种现实,最终此项议案遭否决。而备受争议的金球制在上个赛季得到改正,所剩下的问题便是参赛球队的数量了。 沉浮13载,扩军成必然 日本职业联盟自1993年开张以来曾从当初的10支球队扩张到1998年鼎盛时期的18支,现场球迷总数也由1993年的4118万人次增加到2003年的67万人次。但期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职业足球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也由鼎盛时期的近20000人次减少到目前的12247人次。联盟被迫从1999年开始把参赛球队数量减至16支,并对各支俱乐部取了限薪等措施,包括三浦知良等著名球员的年薪都降至1亿日元。 如今随着日本经济的回暖,再加上日本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国内众多企业也对足球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而各俱乐部财政收入的黑字也为进一步改革作了铺垫。按照现行的比赛赛制,每支球队年度参赛的次数一般在30场,而欧美高水平联赛的球队都在50场上下。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虽然日本实行的两个赛段的制度曾产生了阶段性的悬念,但遇到上赛季磐田队以及本赛季横滨队接连夺得两个赛段冠军的情况时,所谓年度总决赛就已成为一种空谈。这也是J联盟操作者的一块“心病”,扩军已成为必然。 有人掏钱,更要挣钱 日本的职业联赛能够越办越红火,主要还是靠腰包鼓鼓的众多企业给哄抬起来的。各俱乐部的各项收入也由职业联赛开始前1992年的仅仅为943亿日元,猛增至1993年的8991亿日元,而到本赛季,各项开支的总费用已达到10755亿日元,这是当初J联赛刚创立时想都不敢想的天价。 另外,正是因为有了大财团的介入和投入,才保证了各支俱乐部能够买到大名鼎鼎的球星,从而保证了联赛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也使得球队从最困难的创业期步入了全面创收的成熟期。如丰田公司所拥有的名古屋鲸八队、日产公司所持有的横滨水手队、朝日啤酒、任天堂所支持的京都紫友队都是背靠大树才有了突出的表现,而善于理财也为俱乐部的连年盈利创造了条件。但各家俱乐部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依靠主场的15场比赛。如果加盟的球队增加到18支,主场比赛的场次也自然增加至17场,虽然只多了2场,但对于那些试图扭亏为盈的球队而言的确成为关键。
日本联赛积分榜排名
日本联赛积分榜排名如下:
神户胜利船、横滨水手、浦和红钻、名古屋鲸八、鹿岛鹿角、大阪樱花、福冈黄蜂、广岛三箭、川崎前锋、FC东京、大阪钢巴、札幌冈萨多、京都不死鸟、新泻天鹅、鸟栖沙岩、柏太阳神、FC横滨、湘南比马。
日本职业足球联赛(日语: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英语:Japan Professional Football League),简称J联赛(日语:Jリーグ,英语:J. League),是由公益财团法人日本足球协会与公益社团法人日本职业足球联盟主办、J联赛各加盟俱乐部主管的日本最高级别职业足球联赛系统。
1993年日本职业足球联赛举办首届赛事,1999年起联赛拆分为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J1联赛)及日本职业足球乙级联赛(J2联赛),同时设立升降级制度,2014年开设日本职业足球丙级联赛(J3联赛)。
2022赛季,J联赛共有58家足球俱乐部加盟,其中J1联赛有参赛队伍18支、J2联赛22支、J3联赛18支,另有6家日本足球联赛(JFL)俱乐部成为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百年构想加盟会员。
2020年9月11日,球会体育正式宣布获得2020赛季日职联、日职乙、韩K联、澳超、美职联、荷甲、瑞士超、丹麦超赛事直播版权。
2023年1月1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足球职业联赛(J联赛)正在考虑用欧洲赛季时间,即从目前的春季开始秋季结束,改到秋季开始春季结束。
升降级制度:
1.联赛前两名直接晋级至J1联赛;
2.联赛3-6名参加J1联赛升降级附加赛;
3.排名垫底的四支球队将降级至J3联赛。
当J联盟开始勾搭中超,中超该怎么办
J联赛足球俱乐部主动找上门来想跟中超俱乐部展开合作。当这种事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蛮意外的。
5月13日下午,一位来自香港的经纪人带着日本清水鼓动俱乐部副原靖先生来到广州的富力中心拜访,富力俱乐部副董事长黄盛华和总经理章彬一同接待了他们,聊到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而早前原靖先去了深圳佳兆业俱乐部,后者接手深足后忙于一线队事物处理,青训体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接下来急需打造。
原靖和富力高层第一次见面,没有聊到具体的合作项目,但都嗅到了食物的味道。话虽粗鲁,但事实如此。J联赛有先进的青训,而中国俱乐部有钱。中国俱乐部有很多很多的钱,但缺乏自身造血的能力。
清水鼓动,地处日本足球人口最密集的静冈县,J联盟在1993年成立时的10支俱乐部之一。上赛季这支球队历史上第一次从顶级联赛降级,本赛季身处J2,12轮比赛过后暂时排在第7位(全年共42轮)。
聊天的时候,原靖先生说,清水鼓动在J1联赛里一年的预赛大概在3000万美金左右。经纪人和富力两位高层当即愣了一下,3000万美金这个数字让人惊讶。J1联赛一支降级的球队,年预算相当于2亿人民币,比中超的辽足、杭州绿城、长春亚泰、重庆力帆等球队要高,远远谈不上穷。
但接下来原靖说的话更让人惊讶。“这笔钱里,大概有30%被用到一线队。”
同样的数据,在中超和中甲应该是80%?富力大概70%,绝大多数俱乐部只会更多。中超俱乐部的预算用于巨额的转会费、球员工资、比赛奖金,只有极少部分会被用于青训体系以及品牌推广。
日本人只把一小部分预算用于一线队开销,把绝大部分主要放到了青训上,这对中国足球而言有些不可思议。如今,清水鼓动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囊括了4000个左右的小孩。没错,原靖强调是4000个。(他表示欢迎富力去日本考察他们的青训体系,所以数据应该不会。)
青训体系如此庞大,青训便不单单是“培养球员”这一单一功能这么简单。4000多个小孩子,意味着4000个当地家庭,辐射人群几万人。某个角度看,这是绝佳的既潜移默化又粘性极强的品牌推广。它甚至意味着更多。
1000万美金用于一队开销,这相当于五年前中超保级队的预算。有次富力在越秀山的媒体开放日,有名古屋的同行来访他们的前任主帅斯托伊科维奇,记者向他们听过日本球员的收入,他们说J联赛薪水最高的本土球员是中泽佑二、远藤保仁、中村俊辅等老牌国脚,税后折合人民币在500万左右。宇佐美贵史这样的超新星则是300万人民币左右。一般的日本球员,不会超过200万人民币,J联赛里几十万人民币年薪的主力球员比比皆是。
这天傍晚记者向原靖请教了诸多日本足球的问题。他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36岁的中村俊辅的年薪是税后100万美金左右,大概600多万人民币。600多万和500多万,也八九不离十。
顶薪如此,更何况大多数J联赛球队还没有这种级别的老国脚,顶薪更低,一线队预算几千万人民币就显得正常不过了。J联赛的薪资水平基本跟国际接轨,背靠松下、丰田、尼桑等国际大财团的J联赛俱乐部不是没钱,但他们不会为一线队的成绩盲目砸钱,而是更注重从青训到成绩的良性循环。
清水鼓动与横滨水手这样的豪门不同在于,后者基本可谓是尼桑的球队,而清水鼓动是多股东的球队,他们胸前广告Suzuyo Group(日本一家超大型物流及客运集团)只占俱乐部股份的30%。这样一来,俱乐部更加不会对一线队大肆投入,而打造完备的青训体系则是他们持之以恒的唯一出路。
原靖此行前一天晚上,中国U17国青队刚好1比5惨败于日本同年龄段球队脚下,全场比赛只有3脚射门,日本U17是30脚。差距之大一再刷新外界的想象,这种差距必须要有完善的青训和充足的时间才可能填补。
此行,原靖正是来寻求跟中超俱乐部进行青训合作的可能性。按我粗暴的理解,他是要售卖他们的青训。富力是中国最注重青训体系建设的俱乐部之一,官方当然不会拒绝这种可能性,这是后话了。
原靖此行倒是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中国足球希望直接学习欧洲,但日本近在眼前,为什么不能就近学?东南亚诸国最近十年主要像J联赛取经,那边的足球体系发展飞快,而中国的青训目前依然处于不知所措的阶段,现阶段似乎除了重拾人海战术别无他法,虽目视前方,热情充沛,但稍显空洞。
在中超,杭州绿城是最早聘用日本青训教练打造青训体系的俱乐部,冈田武史带来了日本青训体系,而他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带走。本赛季的中超升班马华夏幸福从日本挖来了川崎前锋的前主帅高畠勉担任青训总教练,还配以大分三神前主教练兼俱乐部总经理柳田伸明,体能教练和守门员教练都来自日本。
富力早前已经聘请了日本青训教练介入他们在广州的校园青训体系建设,他们从基层得到的反馈是:日本教练带来了真正的具有科学性的青训技术,跟此前广州市足协下属的青训教练带队方式完全不同,不仅不同,而且是颠覆性的。这也坚定了他们继续聘请日本青训教练做基层培训工作的方向。
两年前,在深足退役的日本球员乐山孝志在福田办起了青少年足球培训班,他的培训班受到众多家长追捧。乐山曾经对记者说:“中国没有足够专业的青训教练,中国的教练不太愿意教小孩子踢球,而且不知道怎么去教,中国的青训也不像日本那样有一套完整的青训体系。”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国家政治力量提升了足球人口的数量,效果也会成疑。
原靖跟富力高层见面的时候并没有聊到具体的合作方案,他们此行只是建立联系,并邀请富力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间回访清水鼓动。不过随后原靖在吃饭的时候跟经纪人聊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是点对点的教练输出,那是必要的,但这种合作相对太简单了。
他认为J联盟的俱乐部跟中国足坛可以有更深入的合作:
“中超俱乐部有那么多资本,从南美或者非洲买来20岁左右有潜质的年轻外援,不能马上用,能不能免费租放到日本联赛练级?练好了再拿回来用?中国球队太少了,但日本的球队要多得多。”
“由职业俱乐部牵头,中日的青少年球员之间能不能多踢一些比赛?这对中国球员一定有用。中国青少年对外的比赛似乎还是太少了。”
“新上任的J联盟常务副跟我们开会,他明确说希望J联赛加强跟中国联赛的交流。为什么那么多韩国球员在日本踢球,而中国球员不可以?”
跟原靖先生聊得越多,就越觉得中日之间的交流几乎可以约等于零。抛开人种差异不谈,亚洲,甚至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足球青训及联赛体系就在身边,但中国足球只愿意把它当一面镜子,而不是老师,想来也是一件蛮黑色幽默的事。最合适的老师真的在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不可否认欧洲联赛是足球殿堂,冈崎慎司在莱斯特城拿到英超冠军成就职业巅峰,他的球衣在东京和大阪的球衣店里大卖,可是当他一年前从美因茨转会到莱斯特的时候,清水鼓动从莱斯特手里拿到了30万英镑的培养费。国际足联规定,任何一笔转会费里的5%,都要划给培养该球员的第一家俱乐部。一年后,这30万英镑可能已经被清水用于培养更多冈崎慎司的可能性,而他们当然为“自己的球员”登上英伦之巅感到一丝淡淡的骄傲。
中超是一片沃土,J联盟有最好的施肥技术,这个桥梁早该建立,所以原靖和清水鼓动其实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