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s 巴西-德国vs巴西巴西球迷

tamoadmin

1.巴西球迷自杀?

2.面对德国把人围的水泄不通式的防守难道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么

3.德国7:1巴西双方首发阵容是什么?

巴西球迷自杀?

德国vs 巴西-德国vs巴西巴西球迷

世界杯进入1/4决赛,对于巴西VS荷兰的这场球,两队的球迷都非常关注。本来作为球迷,特别是某个队的铁杆球迷,因为支持的球队输球而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为什么都有个极端面,自杀就不应该了。一名海地的巴西球迷当看到巴西队1比2被荷兰队逆转而出局后,跳到一辆奔驰的汽车前,故意被撞自杀身亡。生命是何等重要,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人呢,自杀作为球迷过激举动的极端面,是极其不可取的。

海地今年年初发生里氏7.0级地震,死亡数十万人,目前该国正在进行灾后重建。对于很多球迷而言,世界杯上自己所钟爱球队的成绩,是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这可能是这位海地球迷自杀的原因,但也可能属于个人极端行为,跟海地地震没什么联系。如果是因为地震原因而自杀,尚且可以理解,死亡数十万人所带给海地人民的心灵创伤是深重的。可是人还得要继续向前走,不能用自杀来求解脱,既然在足球上找不到精神寄托,那就在其他方面去找,世间有趣的东西很多,并不只有足球。如果属于个人的极端行为,仅仅为了一个球队的成绩而自杀那就太不值得了。

在世界杯期间自杀并不只有海地这一例,前不久印度的一位巴西球迷因为遭到几个阿根廷球迷的嘲笑而上吊自杀了。2002年的世界杯,还是在印度,一位球迷因为德国在决赛中失利而上吊自杀了。而在中国,2006年世界杯,一位宝鸡球迷坠楼身亡,民警从其身上发现一张字条:“我是东北人,球迷,很失望,决定自杀,和任何人无关。……”据统计,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自数最多的竟然是中国人,有9名球迷自杀身亡。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资格参加世界杯,但中国人为世界杯的疯狂程度一至于斯,这种心理上的意*,国人不可不反省。

这些球迷的自杀,应给我们带来警示。现代人虽然物质丰富,但心灵上却显得空虚。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明显,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足够满足的同时,伴随着的却是精神需求层面的极度缺泛,几十年的个人崇拜和单一的价值观的后遗症开始表现出来。经济变强了,并不代表人民就幸福了,现在国人的幸福指数只有百分之四十多便是一个明证。社会要和谐发展,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了解人民在想些什么,想要得到什么,了解人民的精神。只有人民精神强大了,国家才算真正强大了.

面对德国把人围的水泄不通式的防守难道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么

德国队的体能与身体素质占绝对优势(年轻嘛)

他们的速度,协调性,柔韧性,都不错(听上去不像足球队员)

但是这种全队的素质打全攻全守足球战术,配合快速的反击是十分可怕的

要是球员的身体扛得住的话,这种战术是没有对策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长传抽调,把局面拉开了打,用远近结合的攻门方式,但是英格兰over了(可恶的裁判)

所以剩下的球队中,个人认为如果西班牙用短传控球(招牌嘛)稳住局面,不出失误,和德国拼团队配合来找机会,还是有希望的。

ps:荷兰的运气也是一个不错的制胜法宝,可惜只能用人品解释

德国7:1巴西双方首发阵容是什么?

德国7:1巴西双方首发阵容是:

1、巴西队:12-塞萨尔、23-麦孔、4-路易斯、13-丹特、6-马塞洛、5-费尔南迪尼奥、17-古斯塔沃、7-胡尔克、11-奥斯卡、20-伯纳德、9-弗雷德。

2、德国队:1-诺伊尔、16-拉姆、20-博阿滕、5-胡梅尔斯、4-霍德斯、6-赫迪拉、7-施魏因斯泰格、13-穆勒、18-克洛斯、8-厄齐尔、11-克洛泽。

扩展资料:

北京时间2014年7月9日凌晨,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的米内罗球场进行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首场比赛中,巴西1比7惨败于德国队,出人意料,令世界震惊。

比赛仅仅用了11分钟,场上的僵局就被打破。托尼·克罗斯右侧角球传中,托马斯·穆勒在无人看防的情况下凌空垫射破门,门将塞萨尔失手,德国1比0领先巴西,这是托马斯·穆勒本届杯赛的第5个进球。

该场比赛巴西队在失去内马尔和蒂亚戈席尔瓦的情况下从第11分钟到第29分钟连丢五球,尤其是从第2到第5个球只用了7分钟,堪称崩盘。克洛泽打入个人世界杯第16球超罗纳尔多,托尼-克罗斯和许尔勒梅开二度,托马斯-穆勒和赫迪拉各建一功。巴西由奥斯卡打入一球。

同时,这场比赛,不仅刷新了1954年瑞士世界杯半决赛西德6比1的半决赛最大分差、最多进球的纪录,也出现了世界杯最快的梅开二度。

最终巴西1比7惨败,德国晋级决赛,并最终在决赛中以1比0战胜阿根廷队捧得大力神杯,巴西在三四名决赛0比3不敌荷兰,仅获得第四名。

中国网络电视台-德国7:1巴西

百度百科-米内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