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s瑞典以往战果-德国vs瑞典以往战果

tamoadmin

1.刘诗雯晋级8强了吗?

2.为什么巅峰时期的张继科对战马龙鲜有胜绩?

3.历届世界杯中值得让人捧腹发笑、潸然泪下、群情激奋等事件,事件必须极具代表性

4.二战结束后(1945),苏军有多少人?

刘诗雯晋级8强了吗?

德国vs瑞典以往战果-德国vs瑞典以往战果

5月25日,2018年的香港公开赛女单次轮全部落下帷幕,刘诗雯为首的8朵金花全线出击。除刘诗雯4-0横扫孙颖莎赢下唯一一场内战晋级八强外,其余6名国乒女队球员4人晋级2人出局,分别是王曼昱、何卓佳、张瑞与陈幸同晋级,尤其是何卓佳4-1轻取新加坡一姐冯天薇,而张瑞也是4-1击败日本新星平野美宇,唯有王艺迪与陈可输掉两场外战出局。

中国女乒在本站香港公开赛派出9人出征,除首轮顾玉婷输给队友王曼昱提前出局外,其余8位女乒球员全部晋级,无疑是极为强势的表现,毕竟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女乒9人出征,仅有平野美宇与伊藤美藤杀进女单次轮比赛。

如今在香港公开赛的女单次轮比赛当中,率先开打的4场女单比赛有3场有中国球员出征,但整体表现上并不令人满意。除王曼昱以4-0横扫奥地利球员波尔卡诺娃之外,王艺迪2-4输给韩国球员徐孝元,而陈可也是2-4不敌首轮横扫石川佳纯的韩国球员李恩惠。王艺迪与陈可成为本站赛事当中,截止目前仅有的两位输掉外战的国乒金

所幸,在之后开战的4场女单次轮比赛当中,中国5名球员出征展开争夺,除刘诗雯在内战当中横扫孙颖莎晋级八强之外,其余3名进行外战的金花球员全部赢球晋级。

这其中,何卓佳与张瑞的比赛颇为引人关注,毕竟她们遭遇的对手均实力强劲。何卓佳面对新加坡一姐冯天薇对垒,她以4-1轻松奏凯强势晋级八强。何卓佳除第2局以6-11输球之外,其余4局比赛均是赢得比较轻松,毕竟剩余4局比赛何卓佳未让冯天薇在任何一局拿下超过5分,甚至是第1局何卓佳以11-2碾压胜出。

至于张瑞面对与日本新星平野美宇的对垒,她同样是以4-1完成晋级八强。不过张瑞的晋级过程还是颇为艰难,她除第4局以11-13输掉一局之外,其余胜出的4局均赢得不太容易,毕竟有多达3局单局分差在3分以内,第5局也是拼到12-10胜出。

陈幸同则是4-2淘汰中国台北球员陈思羽,中国女乒也是有多达5人晋级香港公开赛八强,而剩余3个八强席位分别属于日本球员伊藤美诚、韩国球员李恩惠与徐孝元。

在接下来的四分之一决赛当中,具体分组对抗为:上半区李恩惠(韩国)VS伊藤美诚(日本),徐孝元(韩国)VS王曼昱(中国),而下半区将迎来两组国乒内战,分别是张瑞VS陈幸同与刘诗雯VS何卓佳。

至于在男单次轮比赛当中,中国仅剩下一名球员周启豪征战,他以4-1击败德国球员弗朗西斯卡晋级八强,并将在下一轮对垒瑞典球员简-佩尔森。

为什么巅峰时期的张继科对战马龙鲜有胜绩?

作为国乒单打实力最强的两个人,张继科和马龙几乎统领了近十年世界男子单打,为国球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作为对手的他们,他们的巅峰对决也让人们尤为关注。

张继科和马龙都出生于1988年,虽然两人同时在03年进入国家队,但马龙在18岁就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张继科直到21岁才在世界杯团体赛拿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2011年张继科以国乒第五人身份,在生涯第一次世乒赛中夺得男单冠军一战成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之后连续夺得2011年世界杯和12年奥运会冠军,之后又在2014年世界杯决赛力克马龙,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壮举,统治了那几年的男子单打。

相比于张继科,马龙成名是比较早的,他被人誉为地表最强六边形战士,很早就确认了国家队主力的位置,但他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是在张继科之后,2015年夺得第一个世锦赛冠军,而后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战胜张继科成就了职业生涯大满贯。之后他又获得诸多成就成为了世界男乒历史第一人。

天赋出众,打球极具个性的张继科在里约奥运会后已逐渐淡出乒坛,而巅峰期持续久的马龙仍是国乒一哥,不管怎样他们都为国乒的荣光不懈奋斗,是我们值得尊重和赞扬的人,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张继科弹出乒坛,如果在巅峰期不管是实力还是战果我想他俩都是不分上下的。

历届世界杯中值得让人捧腹发笑、潸然泪下、群情激奋等事件,事件必须极具代表性

我眼中的世界杯历史上10大经典比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自1930年举办首届世界杯以来,有许多的经典比赛让人看了以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乃至永生难忘。然而不幸的是,直到1954年第五届世界杯才开始引入电视转播机制,对于我们这些晚生后辈来说,更早一些的比赛很难看到了,但也许这就是遗憾的美!在这里,我将我所能看到过的、我心中的经典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第八届世界杯1/4决赛葡萄牙VS朝鲜5:3

时间:1966年6月23日

第八届世界杯注定是一届不平凡的世界杯!

由于国际足联坚持只给亚、非、大洋洲一个名额,非洲足联建议增加一个名额遭拒绝后便抵制了第八届世界杯赛,朝鲜队战胜澳大利亚队之后使亚洲球队跻身本届世界杯。朝鲜队在小组赛中虽然首战以0:3负于苏联队,但在1:1逼平了智利队后与意大利队的交锋中,由于意队让7名主力在场下休息,使之为自己的这种傲慢态度付出的沉重代价!朝鲜队由朴斗一在第42分钟打进一球将意大利挤出了八强。而在另一组,葡萄牙借匈牙利队踢伤贝利之机,彻底的将贝利送别本届世界杯赛场后,也从小组中脱颖而出。两支球队在八强战中相遇了!

尽管对手淘汰了意大利队,但在这场复赛的争夺中,葡萄牙队还是思想准备不足,低估了朝鲜队的水平。朝鲜队全体队员凭借充沛的体力和顽强的斗志拼搏在全场的每一个角落,开场仅仅20分钟,葡萄牙队就被朝鲜队打了个3∶0!!!就在这形势严峻的时刻,一名伟大的球员站了出来!!他就是葡萄牙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从来不怕任何对手的尤西比奥!!冷静了下来尤西比奥相信他们的水平在朝鲜队之上,而开场不利的关键是轻敌。在此之后,尤西比奥以少有的大将风度穿针引线,调度3条线,协调攻防节奏,并自己抓住的两次机会,在上半场将比分扳成了2:3。

下半场,葡萄牙队攻势更猛,很快尤西比奥的队友奥古姆攻进了一球将比分扳平。在此之后,葡萄牙士气大振,而朝鲜队的士气却因比分反平而一落千丈,再加上朝鲜人体力出现透支,已无力再抵抗葡萄牙人潮水般的进攻。在尤西比奥的带领下,葡萄牙人继续进攻,扩大战果,依靠尤西比奥本人再进两球,葡萄牙队以5∶3反败为胜。

这场比赛成了世界杯赛中的经典。朝鲜队虽败犹荣,不仅为亚、非、北美争取到了一张入场券,而且在决赛中第一次打入了八强,改变了世界足坛的等级制度观念,令世界足坛对亚洲足球刮目相看。而尤西比奥也使葡萄牙这个欧洲小国一跃成为欧洲足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他本人也最终以9个进球成为本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他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世界球迷的心中!

精彩指数:7

激烈指数:8

经典指数:7.5

二、第十五届世界杯1/4决赛巴西VS丹麦3:2

时间:1998年7月3日

知道丹麦足球是在1984年的欧洲杯,熟悉丹麦足球是在1986年世界杯上的那场北欧风暴,叹服丹麦足球是在1992年创造的那个安徒生童话,而1998年世界杯上,丹麦人给我留下的是那一场艺术的经典!

如果说1986年的北欧风暴的发起者是埃尔克耶尔和大劳德鲁普,1992年谱写安徒生童话的是舒梅切尔和小劳德鲁普,那么1998年世界杯上,大小劳德鲁普的联袂演出在我心中留下的却是一曲气壮山河的绝唱!

丹麦队在以一场赏心悦目的比赛中淘汰非洲雄鹰尼日利亚队之后,1998年7月3日,他们在世界杯1/4决赛中与夺标大热门巴西队相遇了。巴西队当时如日中天,由罗纳尔多、里瓦尔多、贝贝托等人领衔的攻击线几乎无坚不摧,前4场比赛攻进了10个球!但是丹麦队在劳德鲁普兄弟的带领下,并没有保守,而是一开场就和巴西人展开了对攻,一场惊心魄的比赛展开了!

开场仅仅两分钟,约根森便首开纪录,丹麦队迎来了一个美妙的开局。然而随后,巴西队展开了疯狂的反攻。仅过了不到10分钟,贝贝托就将比分扳成了1:1平。当比赛进行到第27分钟时,里瓦尔多展示出了其过人的球技。他得到罗纳尔多的妙传,轻巧地一趟将球控入小禁区,然后再面对一名后卫和门将的封堵小角度推射破门!2:1巴西队将比分超出了!

下半场,丹麦队在劳德鲁普兄弟的组织下,攻势一度盖过了巴西队。第50分钟,小劳德鲁普抓住巴西后卫卡洛斯的一次倒钩失误,真插禁区,面对出击的塔法雷尔,冷静地将球打入球门!2:2!感人的一幕在这个进球后出现了!兴奋不已的小劳德鲁普跑到场地边,躺在草地上,上身侧卧,左手托腮,向世人宣告,安徒生的睡美人醒来了!!!

然而比赛是残酷的,第60分钟,又是里瓦尔多,在禁区外跑动中,一记漂亮的贴地远射直入角,使巴西队以3:2获胜。最终宣告了安徒生童话的终结!

尽管惜败于巴西,但这场比赛真正的诠释了丹麦人童话般的创造力!在看惯了挪威人乏善可陈的冲吊,瑞典板的防守反击后,丹麦人却带给了我们童话般充满魅力的足球!!

精彩指数:8

激烈指数:7.5

经典指数:7.75

三、第十届世界杯决赛荷兰队VS联邦德国队1:2

时间:1974年7月7日

在第十届杯赛上,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荷兰足球队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崭新的战略战术---全攻全守,这是足球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半决赛以2:0淘汰了卫冕冠军巴西队之后,荷兰人在克鲁伊夫的率领下,向着世界杯最高的荣誉发起了冲击!而他们的决赛对手则是东道主联邦德国队。

一开场,荷兰队就打出了眼花缭乱的配合,直到克鲁伊夫最后得球突入禁区被无可奈何的德国人放倒,再到内斯肯斯点球得分以1:0领先时,离比赛开始才55秒,创造了当时世界杯赛史上进球最快纪录,更不可思议的是,一直到进球结束,德国人竟然在场上连球也没有碰到!!!但是,西德队并不惊慌,继续严谨有序地进行比赛。25分钟时,西德队也获得一次点球良机,由布赖特纳操刀命中,还以颜色。43分钟时,西德队的射门机器穆勒在12米处得球后转身射门,皮球擦柱而入,最终西德队第二次捧得金光闪闪的世界杯。

荷兰队与西德队的最终对决无疑是白热化的,英国裁判先是给了荷兰队一个点球,前卫尼肯斯一蹴而就,此时比赛才刚刚开始55秒种,创造了世界杯赛历史上进球最快的纪录。然而德国队迅速以特有的不屈精神挽救了自己的命运,25分钟时,西德队也获得一次点球良机,由布莱特纳操刀命中,将比分扳平。43分钟时,西德队的射门机器穆勒再次抓住机会,在球门前12米处得球后转身射门,皮球应声入网,德国队以2:1领先上半场。下半场,比分落后的荷兰队破釜沉舟地全线反扑,但西德队员们众志成城,最终保住了胜果,再次捧得了世界杯。

虽然没有夺得世界杯,但荷兰队的领袖克鲁伊夫以其出色的表现被评为最佳球员,而西德队的穆勒虽然本届世界杯中只打进4个进球,但他在参加过的两届杯赛共进14球,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杯赛史上进球最多的运动员。

精彩指数:8

激烈指数:8

经典指数:8

四、第十五届世界杯赛1/4决赛巴西VS荷兰3:2

时间:1994年7月9日

1994年第15届世界杯赛在美国举行,在这届被暴力和丑闻包围的世界杯上,在1994年7月9日的达拉斯棉花碗体育场,两支伟大的球队提前在1/4决赛中相遇了。很多人都认为巴、荷之战更应该在冠亚军决赛中进行。因为一些人在期待着巴西人能再创辉煌的同时,也实在不想看到当时欧洲最赏心悦目的球队--荷兰队过早的被淘汰;而另一些人在希望荷兰队能告别“无冕之王”的称号的同时也不希望四强中没有巴西队的身影,但事实却是那么的残酷,两支进攻打法的代表不得不过早的相遇!

果然,比赛一开始,两队便开始大打攻势足球,虽然上半场谁也没能叩开对方的球门,但双方你来我往攻守有序。易地后,巴西队一开场便掀起了进攻狂潮,罗马里奥、贝贝托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同伴利各进一球,巴西队两球领先!此时,比赛已进入下半场的中期,两球领先的巴西队似乎胜券在握。但荷兰人却在此时组织起了疯狂的反扑,博格坎普的劲射和温特的头球将比分扳平,全场巴西球迷一下子静了下来,而荷兰球迷却从沉寂变成了欢呼。就在这时,巴西队获得了一个距离球门30多米远的前场任意球,顶替莱昂纳多出场的老将布兰科以一记势大利沉的低平球,穿过人墙直入荷兰大门的角!全场巴西球迷在沉默中爆发了!!!!最终巴西队淘汰荷兰队涉险过关,时隔16年之后再次杀进了世界杯赛的四强!

而另值得一提的是,在贝贝托打进本场比赛第二个球后欣喜异常,罗马里奥和津霍同他一起跑到边线,共同为他刚出生的孩子做起了那个著名的“摇篮”庆祝动作!这个庆祝动作后来也成为许多球员争相效仿的进球庆祝动作,成为了进球庆祝动作中的经典之作!

精彩指数:8

激烈指数:8.5

经典指数:8.25

五、第十六届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VS英格兰6:5

时间:1998年6月30日

1998年第十六届世界杯赛在法国举行,本届杯赛的参赛球队首次由24支扩大到32支,而在这届世界杯上,两支老冤家阿根廷队和英格兰队再次相遇了。在本届世界杯上,阿根廷已改变了90年时给人的保守印象,小组比赛发挥淋漓尽致,三场比赛攻进七球且一球未失;英格兰队则在走技术化道路后终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身体和技术的融合使他们的足球更加好看。所以无论是哪个队被淘汰,都是世界杯的损失。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英格兰队主教练霍德尔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赛阿英之战的场上队员,并且马拉多纳攻进的历史最佳进球就是从他开始的,所以此战对于霍德尔来说还有复仇的意味!

比赛开始的10来分钟极具戏剧性!刚开场5分钟,阿根廷队的西蒙尼带球突入对方禁区,英格兰队的门将西曼将他扑倒,被丹麦籍主裁判尼尔森判罚了“极刑”,巴蒂的点球使阿根廷人的第一次进攻便告得手!但5分钟后,只有18岁的欧文得球带入对方禁区,致使阿根廷队的阿亚拉犯规,同样获得一个点球,希勒操刀命中,扳成1:1平。

在这之后,比赛进入了高潮!贝克汉姆一记准确长传,欧文利用速度甩开阿根廷队后卫3号查莫特,然后盘过2号阿亚拉,迎在出击的阿根廷守门员之前,禁区内右脚挑射,球挂球门右上角入网,欧文这位18岁少年以这粒气势如虹的进球确立了其在世界足坛天才少年的地位,并使英格兰队2:1领先。

而失球后的阿根廷队大举进攻,在上半场补时阶段,阿根廷队获前场任意球,巴蒂虚晃掩护,贝隆看似射门却直塞埋伏在禁区左中路的扎内蒂,不知所措英格兰人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没人盯防的扎内蒂左脚劲射将比分扳平。这个进球的配合和战术安排足以载入足球的教科书!

下半场贝克汉姆的不冷静和西蒙尼的假戏真唱又成为历史上的经典记忆。在贝克汉姆被红牌罚下后,英格兰队虽处劣势,但却非常顽强!甚至在终场前曾由坎贝尔攻入一记头球,但被判犯规在先,进球无效!就这样,比赛通过了加时赛进入了点球大战!

第一轮,阿根廷的贝尔蒂和英格兰的希勒均弹无虚发,总比分3:3;第二轮,克雷斯波和因斯的打门都被扑出,比分仍然停留在3:3;之后两轮,双方均命中,比分升至5:5后,关键的第五轮开始了!!阿根廷队阿亚拉首先射中后,英格兰队第五个出场的巴蒂的射门却被阿根廷门将了出去!

两个戏剧性般的点球,两个美轮美奂的进球,夸张的表演和年少红牌的代价,以及惊心动魄的点球决战,一场比赛集中了那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要素,在世界杯历史上绝对是少有的!!

精彩指数:8

激烈指数:9

经典指数:8.5

六、第十三届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VS英格兰2:1

时间:1986年6月22日

所谓“上帝之手”和“世纪最佳进球”早已成了广为流传的足球故事,而那都出自同一场比赛!在1986年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上,阿根廷和英格兰两个风格迥异的世仇球队在墨西哥城书写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由于马岛之战,两个国家已成为政治上的仇人,在足球场上,阿根廷人要报战场上的一箭之仇!因此,开场之后,双上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先是比尔兹利接霍德尔传出的一脚快速直塞球突入禁区,门将蓬皮多滑倒,使比尔兹利直接面对球门,但他的射门却打在了边网上。随后马拉多纳在距球门25码处罚出一个弧线球,球擦着球门立柱飞出。

下半场开场后6分钟,争议出现了!!!!在英格兰禁区右侧,巴尔达诺传球被英格兰后卫铲到,球变向高高飞起,马拉多纳突然插上,跳起用手将球击过已经出击的希尔顿的头顶飞入球网!!突尼斯裁判判进球有效!!!英格兰人抗议无效!!!!

而正当英格兰人被这次意外打击还未回过神来,更精彩的一幕出现了!!!马拉多纳他在自己的半场拿球后,开始从右路带球,他从霍德尔身边跑过,躲开了比尔兹利和雷德的拦截快速前进,摆脱了另外两名英格兰队的后卫芬维克和布彻,晃过希尔顿,直接将球打进球门,在第55分钟使比分变为2比0。“世纪最佳进球”诞生了!!!!!!

但英格兰队并未就此放弃。第70分钟,巴恩斯的上场使英格兰的进攻更加犀利。第81分钟,巴恩斯在左翼突破传中,莱因克尔打入了其本届比赛的第六个进球,英格兰人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第86分钟巴恩斯又一次从边路突破,与英格兰队扳回比分的那次突破如出一辙,莱因克尔也又一次出现在另一端,但这一次,又是门柱救了阿根廷!!!

在这场比赛中,替补上场20分钟的巴恩斯6次突破均成功,射门一次在门框内,传中三次也均形成射门,其中助攻一次,从此确立了巴恩斯在国家队的主力地位。而莱茵克尔也凭借本场比赛的第6个进球成为了本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然而这一切,在马拉多纳的两记可以载入史册的进球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这场比赛都是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比赛之一!!!!

精彩指数:9

激烈指数:8.5

经典指数:8.75

七、第十二届世界杯复赛意大利VS巴西3:2

在因打假球而受到长达两年之久的禁赛之后,保罗·罗西通过这场比赛实现了自己和所有意大利球迷的梦想!贝阿尔佐特率领的意大利队挑战桑塔纳率领的巴西队,双方争夺的是进入半决赛的名额。在小组赛中巴西队三战全胜打入10球,而意大利队小组赛中一场未胜,仅因进球数多勉强出线;而在本场比赛前,意大利队只有获胜才能晋级,而夺冠大热门巴西队只需打平就可出线。无疑,更多的人看好的是巴西队!

交战刚刚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重压之下的比赛不得不经常被犯规所打断。济科和他的队友们占据了场上的主动,但意大利人却最先收到了效果。

时间刚刚过了5分钟,卡布里尼在右路接到同伴传球时,及时发现了正在向禁区内跑动的罗西,立即传出了一脚极为精准的传中球,罗西以一记漂亮的头球首开纪录!1:0!!!

为了扳平比分巴西队开始大举压上,第10分钟,巴西前锋塞尔吉奥在面对守门员佐夫时将球打偏,错失良机;一分钟后,莱昂德罗以其独特的个人突破搅乱了意大利人的防线,但被佐夫化解了这次险情。而与此同时,意大利队使出了他们拿手的防守反击战术,罗西也为队友格拉兹亚尼创造了一次扩大比分的机会,但后者将近在咫尺的射门打飞了!

良机错过很难再来!第12分钟,苏格拉底的射门将双方带回了同一起跑线,而巴西队丝毫没有见好就收的表示,继续向对方大门施加压力,意大利人的防守渐渐有些凌乱,第13分钟,詹蒂莱以一个凶狠的动作铲倒了济科,并因此吃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张黄牌。巴西人将对手压制在半场之内,但是第25分钟,后卫球员的一次大意使他们再次陷入困境。后卫莱昂德罗在自己后场传球时太过疏忽,在没有任何球员逼抢的情况下,他竟然直接把球踢向了保罗·罗西!!这位机敏的前锋截下皮球,并以一记劲射破门得分,令巴西队不得不重新展开一场追逐对手的竞赛!!

比赛似乎在重复前面的进程,失球后的巴西队通过精彩的传递、娴熟的配合围着对方禁区猛攻,而意大利人则在队长佐夫的率领下全力防守,顽强地捍卫着他们微弱的优势。第41分钟,济科带球突入禁区,詹蒂莱无奈之下将其拉倒,但由于用力过猛,他竟将济科的球衣都扯破了,但主裁判却示意比赛继续……

下半时两队的足坛巨星各显其能,比赛的每一分钟都紧张而激烈,机会频频出现,却又总是无情地从队员脚下溜走。观众尽情享受着这一切,巴西队继续占据攻势上的主动,而意大利队则冷静地等待机会出现,准备给对手送上一次致命的打击。

下半时开场仅仅两分钟,法尔考便获得了扳平比分的绝佳机会,但是他的吊射却滑门而过;塞尔吉尼奥的单刀球竟又一次被佐夫拒之门外;塞雷佐接儒尼奥尔的妙传起右脚打门,皮球迅疾如电直飞球门角,可是这次立柱帮了意大利队的忙,南美人再一次无功而返……不过最终,巴西队终于还是扳平了比分!法尔考在右路接到儒尼奥尔的传球,与此同时塞雷佐掩护性的跑位拉出了空当。但见法尔考做了一个传球的假动作,然后向前一趟晃开防守队员后拔脚怒射,皮球越过佐夫直入大门角,两队再次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巴西队只要打平就能进入四强,但是球员们似乎并没有把意大利队放在眼里,进攻的欲望没有丝毫下降,但是他们糟糕的后防线再次给了他们沉重一击!第74分钟巴西后卫回传,守门员佩雷斯在没人逼抢的情况下,将球拍出了底线,送给了意大利队一个右侧角球机会。塔尔德利开出角球,巴西队后卫抢到第一落点将球顶出禁区。当皮球被踢回到小禁区时,球很靠近球门,更靠近巴西门将佩雷斯,可是他的动却非常的迟缓,而说时尺那时快,保罗·罗西这位神奇的射手如同幽灵一般出现,抢在门将之前将球送入网窝,完成了他本场比赛的帽子戏法!!!

巴西队第三次落后于对手,而且比赛的时间所剩无几,除了放手一搏之外他们已经别无选择。意大利队全线后撤,拼命抵御对手的狂攻。即便如此,巴西人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桑塔纳的弟子们着实创造了几次得分机会。但最疑终,在佐夫的带领下,意大利队击败了夺标呼声最高的巴西队,昂首挺进半决赛,保罗·罗西也一战成名,并最终帮助意大利队捧起了世界冠军的奖杯!

1982年世界杯中央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是中国球迷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到世界大赛的冲击!在本届世界杯上,许多中国球迷纷纷找自己喜爱的队伍,尤其是巴西队,更是成为当时中国球迷的最爱!!在这场比赛巴西队被淘汰出局后,许多中国球迷都流下眼泪;而看到济科手拿着已被撕碎的球衣,黯然神伤的走出球伤的镜头,更是让无数喜爱巴西、喜爱济科的球迷的心碎得像那球衣无法缝合!!!

精彩指数:9

激烈指数:9

经典指数:9

八、第九届世界杯半决赛西德VS意大利3:4

1970年6月17日

那些还记得1970年半决赛的老球迷将不会忘记这有史以来最富戏剧性的比赛之一!这也是两种阵型之间的决战——混凝土般的防守和充满灵感的前锋之间的对决!

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上,意大利与西德队之间展开了一场异常艰苦而惊心动魄的雨战,两队一直打到120分钟才分胜负。上半时第8分钟,意大利队波宁塞格纳同里瓦在快速反击中打出一个漂亮的二过一,随后前者在16米外劲射率先破门,1:0!

随后德国人开始了反击,其中奥维拉斯的射门却轰中横梁。但整体上意大利的防守十分严密,1:0的比分一直保持到比赛行将结束的伤停补时阶段。但就在最后时刻,西德队的坚韧不拔再次让人惊叹!第90分钟施奈林格在点球点附近的头球将比赛拖入了加时赛。

在加时赛中,西德队传奇射手盖德·穆勒先进1球,3分钟后意大利队布尔尼奇将比分扳平,接着意大利里瓦又攻进1球,再度领先。可好景不长,穆勒帮助西德队再次将比分扳平。眼看点球决战即将到来,意大利的传奇人物里维拉再攻入1球,并最终将比分锁定在4:3,意大利人惊魂未定地闯入决赛。而这场比赛创造的在加时赛中梅花间竹般打进5球的纪录至今仍然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在这场当年曾被称为“20世纪最精彩的比赛”中,最令人难忘的还不是那梅花间竹般的进球,而是足球皇帝弗朗茨·贝肯鲍尔带领德国队展示的那种钢铁般的意志!贝肯鲍尔在第65分钟肩膀脱臼,可是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没有下场休息,而是打上绷带,吊着胳膊继续驰战斗,真到比赛的最后一刻!!在比赛结束后,在墨西哥的烈日下激战了2个小时双方队员都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而全场观众在一片沉寂中默默地向双方表达了无限敬意,因为这是一场男人间的真正较量!!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贝肯鲍尔无疑都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重新诠释的"自由人"的角色,也成为足球史上重要的一笔!!

精彩指数:8.5

激烈指数:10

经典指数:9.25

九、第十二届世界杯赛半决赛联邦德国VS法国8:7

时间:1982年7月8日

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赛在西班牙举行,本届杯赛决赛阶段的参赛球队第一次由16支扩充为24支。

非洲的阿尔及利亚队在小组赛首战中以2:1战胜了被认为是夺标“大热门”的联邦德国队,轰动一时!但联邦德国队虽然一路磕磕绊绊,但终于还是杀入了四强,和法国队在半决赛中相遇了。当时拥有鲁梅尼格、利特巴尔斯基、费舍尔以及赫鲁贝什等著名球星的西德队赛前就被认为是本届杯赛夺冠的大热门,而法国队则因拥有“任意球之王”美誉的普拉蒂尼做为核心的中场铁三角的出色发挥而让人刮目相看!

上半场西德队的利特巴尔斯基率先发难,攻破了法国队的球门,但随后不久德国队门将舒马赫禁区内出击时,对法国队的巴蒂斯通严重犯规,不但撞断了对方的门牙,并造成对方脑震荡下场,而裁判却并未出示任何警告!后来普拉蒂尼点球反平比分后,双方都再无建树,只得进行30分钟的延长期比赛。加时赛中,踢法华丽的法国队突然发力,由特雷佐和吉雷瑟在开场八分钟之内连入两球,这个时候谁都认为法国队将进入最后的决赛!

但一向以坚韧和顽强著称的西德队,这时却放开手脚做殊一搏,因前一场比赛而受伤的鲁梅尼格临危受命,带伤上场,仅过了四分钟,鲁梅尼格就在禁区门为西德队扳回一分,德国人备受鼓舞,愈战愈勇,第108分钟,费舍尔接队友传球禁区内用一个技惊四座的凌空倒勾打门为西德队追平了比分。

双方120分钟战成3:3平!只好进行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场点球决胜!

在残酷点球决战中,有着钢铁般神经的德国人笑到了最后!赫鲁贝什一脚定乾坤,联邦德国队以8:7的总比分击败法国队而闯入了最后的决赛!

精彩指数:9

激烈指数:10

经典指数:9.5

十、第十三届世界杯1/4决赛巴西VS法国4:5

时间:1986年6月21日

自1958年以后的30多年里,不论是哪届世界杯,巴西队从来都是夺冠的大热门,本届也不例外。而本届世界杯的另一大热门则是法国队,他们挟84年欧洲杯冠军的余威,也想一品世界杯的美酒。双方的阵容更可谓豪华,巴西阵中拥有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儒尼奥尔、卡雷卡、穆勒等一批球星,而法国队阵中有如日中天的普拉蒂尼,他与蒂加纳、吉雷瑟所组成的中场铁三角1984年在欧洲无坚不摧,以全胜战线夺得了欧洲杯!更重要的是,这两支球队都是华美的艺术足球的代表,他们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比赛,令无数球迷难以忘怀。

开场不久,巴西队凭借良好的控球意识,在法国队的禁区前沿经过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配合,由卡雷卡在葫顶处接球,抬脚就射,率先攻破了巴茨把守的大门。失球后的法国队并不慌张,冷静地寻找战机,并由普拉蒂尼接右路传球,在远端门柱左脚推射扳平了比分,并打破了巴西门将卡洛斯本届世界杯401分钟不失球的纪录。

此后,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但场面依然精彩。下半场快结束时,巴西队在禁区内创造了一次点球的机会,但因伤刚刚替补上场两分钟的济科的射门竟让法国队的门将巴茨扑出,错失了一锤定因的良机。据说,在此之前,一代巨星济科已经连续打进了99个点球,但就是这第100个点球使他抱憾终身!

加时赛1:1的比分没能改写,只好凭借残酷的互罚点球来决定胜负。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点球大战中,巴西另一巨星苏格拉底和法国队传奇球星的普拉蒂尼匪夷所思的相继失手;但这一次,上帝站在了法国队一边!同样是打在了门柱上,法国队的射门弹出后撞在巴西守门员身上再次弹入大门,虽然巴西球员提出了质疑,但主裁仍认为进球有效(国际足联也在此之后对互罚点球的进球规定进行了修正,让可了这种进球);而巴西队儒尼奥尔射中门柱的球却弹了出来。法国队在这场世纪之战中,终以5:4的比分淘汰了巴西队而进入四强。

这一场被国际足联专业人士称为世界杯历史上的最经典之战,充分向人们展示了两队的出神入化的球技与顽强的意志品质,而其跌宕起伏的进程更是时时扣人心弦。可以说,这场比赛是艺术足球的巅峰之作,看过这场比赛的很多人,至今想起那场比赛时,一切都仿佛仍在眼前!!!!

精彩指数:10

激烈指数:10

经典指数:10

二战结束后(1945),苏军有多少人?

第一个就是苏联地大物博,人多工业底子厚,德国一口吃不掉一个胖子会被反揍,当然也绝不能忽视英美诸如《租借法案》等对苏联的援助

第二个战役的成败主要指标从来不是看损失人数坦克数,战损比等,而是看其预期目标有没有达到。典型例子是诺门罕战役,这场战役虽然苏联投入了大量重炮坦克飞机等,但是伤比很难看,阵亡人数基本达到1:1,受伤人数甚至反超日军。坦克挂掉的比日本投入的坦克数都多,说是关东军惨败,我看苏联红军其实也是惨胜。但是这场战役对二战有着深远影响,首先秀了肌肉,无论是坦克质量数量还是火炮质量数量均震慑了日本军部北进派,告诉了日本我苏联也不是好惹的;其次是严重打击了日本战初本就贫弱的军事力量,虽然坦克击毁的比你多,但是我家底厚你底子穷啊,我再300个都的起你再200个国家就要破产了;最重要的挫败了日军北上的野心,保障了接下来一直到日本投降远东地区的相对安全,间接也影响了整个二战的走势。所以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尽管诺门罕战果很难看,但是战略目的完全达标,所以无论是苏联还是日本国内都同意这是苏联的一次大胜。

接下来我来818苏德战争期间主要战役的双方战损比和战略目的:

以战役开始时间轴顺序:

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参战兵力为56个师又2个旅及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44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 VS 西方方面军

师:56个师1个旅 VS 44师

兵力: 1555900 VS 625000

火炮: 15800 VS 10306

坦克: 2200 VS 2900

飞机: 1588 VS 1825

战损: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最后苏军共有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但仍有250000名苏联士兵冲出了包围圈。

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1941.7.7-1941.9.26基辅大包围

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 850,000人

德国 500,000人

战损:苏联被包围的包括452,700人、2642门火炮及迫击炮和64辆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从包围圈突围,西南方面军共付出700,544人伤亡,包括616,304人在长达一个月的战役中阵亡、被俘或失踪,结果,苏联4个军(第5军、第37军、第26军及第21军)共43个师被消灭,第40军被严重削弱,与之前的西方面军相似,西南方面军需要重建。

德国 十万余人伤亡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

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配置有60个陆军师又1个旅和1个航空队。

苏军:陆续投入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18个集团军。

战损:此德军共俘虏苏军约45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3600辆、火炮4800余门;苏军击溃德军7个师,重创14个师。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在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此外。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双方参战兵力:

参战初期:

苏联

187,000人

2,200门火炮

400辆坦克

300架飞机

德国

初期:

270,000人

3,000门火炮

500辆坦克

600架飞机,9月中增至1,600架飞机

苏军反攻阶段:

苏军

1,103,000人

15,501门火炮

1,463辆坦克

1,115架飞机

德军

1,011,000人

10,250门火炮

675辆坦克

732架(402架可用)飞机

战损:

苏军

478,741人亡或失踪

650,878人受伤及染病

40,000名以上平民亡

4,341辆坦克

15,728门火炮及迫击炮

2,769架作战飞机

总共: 1,129,619人伤亡

德军

750,000人亡或受伤

91,000人被俘

飞机: 900架(包括274架运输机及165架被当作运输机的轰炸机)

总共: 841,000人伤亡

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一次伟大的围城防御战,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于轰炸及饥荒。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的胜利。

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消灭苏联黑海舰队海军基地,控制黑海

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及仆从国35万人,苏军27万余人

战损:苏军在刻赤半岛损失约17万人,在塞瓦斯托波尔损失约7万余人,合计24万余人。德军及仆从国损失5万人

结果评价:德军胜利,尽管苏联一度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但最后苏联错误地放弃了刻赤半岛,导致塞瓦斯托波尔在丧失后勤后最终陷落。

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 所谓的台风行动 旨在10天内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为苏联首都 在政治与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共74个半师,其中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苏军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战损:苏联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结果评价:德军完败,由于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战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成功拖延了德军脚步,不仅让苏军有更多的时间对莫斯科动员与准备防御,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整场战役从开始到12月5日为苏联防御阶段,从12月5日开始苏联开始反攻。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1942.1.8~1943.3.22 勒热夫战役(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