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点一下自1980年以来NBA的各项单场记录都是谁创造的呢?
2.NBA规则的历程是怎样的?
3.NBA2.20米以上的中锋都有谁
4.美媒评选出历史防守球员金字塔排名,詹科垫底,奥拉朱旺第一,合理吗?
盘点一下自1980年以来NBA的各项单场记录都是谁创造的呢?
这次不讨论1980年前的各位远古大神。单场得分,2006年1月23日,洛杉矶湖人迎来多伦多猛龙的挑战。本是一场普通的常规赛,却因科比的超神表现而被历史记载。那一场比赛科比出场42分钟,46投28中,三分13投7中,罚篮20中18,进攻篮板2个,防守篮板4个,总篮板6个,助攻2次,犯规1次,抢断3次,失误3次,盖帽1次。四节分别得到14分、12分、27分和28分,总得分81分。那一场比赛后来也被球迷们称为屠龙之夜。
单场篮板,1988年4月22日,芝加哥公牛与克里夫兰骑士的比赛中,查尔斯奥克利拿下26分35篮板的恐怖数据,35篮板也是除了远古时期外的单场篮板进入第一。奈何在那一场比赛中乔丹怒打14铁,而公牛也以103-107惜败骑士队。单场助攻,这个记录在1990年12月30日被创造,时任魔术控卫的斯科特斯凯尔斯在对阵掘金的比赛中,以单场30个助攻达成了这项NBA30多年来不破的记录,并帮助球队以155-116的大胜对手。
单场盖帽,马努特波尔和奥尼尔以单场15个盖帽共享这一记录。1986年1月25日,当波尔还是一名菜鸟新秀时,他在对阵老鹰的比赛中拿下15盖帽4分和4个篮板。1993年11月20日奥尼尔在对阵篮网的比赛中,豪取34分28篮板15盖帽的成绩。在第四节的最后时刻,大鲨鱼的三记盖帽将篮网终结,最终魔术以87-85赢下了比赛。单场抢断,NBA历史单场抢断记录,是由肯达尔吉尔在1999年4月3日书写的。那一场比赛,吉尔全场砍下15分10篮板11抢断的另类三双。
单场三分,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0日,在勇士客场149-124大胜公牛的比赛中,汤普森神威。全场比赛三分球24投14中,狂砍下52分。14记三分球,打破了其队友库里保持的单场命中13记三分球的记录。
NBA规则的历程是怎样的?
历程:
NBA从46年开始至今,已经有接近70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出现了一个个天赋异禀的巨星,而NBA的规则也有了许多改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NBA规则的重大转变,顺序是从古到今。此文仅针对球场上的规则变化,球场外的转会或薪酬规则不会提及。如库西建立球员工会,奥斯卡罗伯特森自由转会规则,71年海伍德法案,84年伯德条款、近年的阿里纳斯条款这一类的都不会提及。
NBA出现之前的现代篮球的核心规则的确立:
1、1892年,史密斯十三条基础规则,标志着篮球这项运动的真正出现。
2、18年,篮球的参与人数由原来的18人改变为10人。
3、1896年,确立每次投篮得分为2分。而在此之前,每次投篮是3分的。
4、1915年,允许球员在运球之后投篮。原始的规则是运球后不允许投篮,必须传球,让接球的球员投篮。
5、1936年,篮球成为奥运会项目。决赛上美国队19比8击败加拿大夺得第一枚篮球奥运金牌。
6、1937年,规定了每次得分后把球权交给对方球队。而在此之前,每次得分后都是双方在中圈重新跳球的。
7、1940年左右,三秒区建立,进攻球员不能在三秒区内呆超过三秒。
8、1944年,防守干扰球。防守干扰球规则是NBA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出现这个规则是因为当时一位名叫鲍勃库兰的球员。这位球员身高2.13米,绰号山丘,在大学时期和乔治麦肯当过对手,但却没打过职业联赛。据说空接灌篮也是这位人兄发明的。鲍勃库兰虽然没打过职业联赛,但却曾在1948年与1952年两次带领美国队夺得奥运会篮球金牌。
然后就是NBA的时代了,194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盟成立,确立了两项沿用至今的规则:每场比赛总共48分钟以及六犯离场。
NBA第一任是(当时还叫BAA)莫里斯普多诺夫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NBA规则的重要变化。
一、1947年,禁止区域联防。篮球本来的规则就是可以联防的,但从40年代职业联盟建立时开始,为了减少进攻难度,便确立了禁止联防的规则。
二、1951~52赛季,NBA三秒第一次扩宽,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这是为了限制NBA第一位巨人乔治麦肯的威力。
注意狭窄的三秒区,乔治麦肯篮下接球然后得分。这是6英尺宽的三秒区。
三、1954~55赛季(规则变迁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赛季)。
1、提出了24秒进攻时限规则。NBA以前的比赛由于没有24秒限制,球员为了胜利会不断的传球运球拖延时间来保持进攻优势,场面沉闷,更出现了19比18这样的历史最低得分记录。于是当时锡拉丘兹民族队(76人前身)老板丹尼比亚松提出了24秒进攻时限的规则,以此增加比赛精彩程度,挽救了当时的职业联盟。
至于为什么进攻时限是24秒,则是因为丹尼比亚松本身并不打篮球,但是他非常热爱篮球。研究过许多场比赛的boxscores之後,他发现,每一队平均每场出手投篮次数约为60次。也就是说,两队一场比赛要出手120次左右。每场球48分钟乘以60秒等於2880秒。2880秒除以120,刚好是24秒。
2、每节比赛团队犯规超过5次,对方获得罚球。
3、引入进攻犯规,并计入个人六次犯规里面。
四、张伯伦。把这个名字单列出来,是因为牵涉到这家伙的规则变更是历史最多的。
1、1956年,罚球者不允许篮球遇到篮板篮筐前脚跨过线。这里解释下,其实张伯伦应该并不是罚球时直接起跳扣篮。而是他在罚球出手篮球还没有碰到篮框前,就冲过去空接(当时的规则应该是罚球出手后人就能移动了),说穿了并不神奇。话说这也是属于进攻干扰球的一种。张伯伦在堪萨斯大学时就已经遇到敌人用规则来限制他了。当时的报纸,写着禁止张伯伦罚球时扣篮的规定。
2、进攻干扰球。为了限制张伯伦篮下的二次进攻而制定。
3、1964~65赛季,把三秒区宽度由12英尺扩大到16英尺。
上图是张伯伦早期下快攻时的情况,可以看到那时的三秒区比现在的狭窄一些。
此外,还有如不允许空接,不允许底线发球时高过篮框等限制张两万的规则,由于不太重要就不详细说了。
五、1966~67赛季,防守三秒。重新定义区域防守细则,引入防守三秒规则。早在1966~67赛季,联盟为了限制张伯伦与拉塞尔这类内线变态,便已经实行过近似于现代的防守三秒规则。这条规则直到1981~82赛季取消。
六、16~77赛季,中线发球规则。在比赛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球队叫暂停,能选择在中线罚球。这个规则丰富了比赛最后时刻的战术安排,出现了不少经典绝杀。
七、18~79赛季,hand-checking。允许防守方只要不阻止对方前进,是可以保持用手接触身体的。
八、19~1980赛季,引入三分线。三分线的出现,让那些射手有了更大的价值。
九、1981~82赛季,规则变迁史上重要的一个赛季。
1、取消防守三秒规则。现在的内线能够像1966年以前那样呆在禁区不动了。像马努特波尔、马克伊顿等运动能力差但身高臂长的内线防守者直接受益。
2、非法防守规则修改细化。简单来说就是禁止包夹无球球员,防守者必须紧跟自己防守的人(注意,并不是说禁止包夹持球球员,说没有联防时代没有包夹的是球盲)。
这两条规则特别是第一条无疑是有利于内线的,或许当年联盟是为了三分线出现而补偿内线。但在此之后,确实是出现了以四大中锋为首的内线盛世。
上面是不允许联防与允许联防时防守者的站位的区别,如果按照有非法防守时代的规则,红框球员已经违例。不允许联防不等于不能包夹,但由于规定了防守者要跟紧自己的防守人,所以只能在换防时进行包夹。
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总有球队能绕过游走在规则边缘,如活塞对付乔丹便是例子。
十、1988~89赛季,乔丹规则(并不是活塞坏孩子军团执行的那个乔丹法则)。也就是反孤立单打规则,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由于当时乔丹的突破得分根本无法阻挡,所以公牛队的战术就是其他三个人拉开到一侧,由乔丹在另一侧单干,让能力超强的帮主强吃防守者。而许多专家指责NBA表演性质大于竞技,违背了篮球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了缓解这些指责声音,于是联盟出台了这个限制公牛队乔丹单调打法的规则,
十一、1990~91赛季。
1、恶意犯规规则。恶意犯规将被判两罚一掷。而且,通过主裁判的判断,没有明显对球犯规的意向,或者违反常规有可能导致伤病的犯规动作将导致犯规球员被驱逐出场。
如果说88~89赛季的反孤立单打规则是不利于公牛,那现在这条规则则是有利于公牛了。恶意犯规规则的出现,直接废了活塞坏孩子军团一半武功。让活塞那些脏手段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实施,也就是这个赛季,乔丹终于跨过了活塞。
2、特伦特塔克规则。由于1990年尼克斯VS公牛,比赛还剩0.1秒,塔克接队友马克-杰克逊发出的界外球转身投中三分,最终帮助尼克斯取胜,但赛后公牛队提出抗辩。
于是,NBA确立了如下规则:发球后球立即出界至少需要0.3秒;投篮时间至少需要0.3秒;球员在罚球中取得球权并叫暂停至少需要0.3秒;补篮至少需要0.1秒。
十二、19~98赛季,建立合理冲撞区。规则规定在NBA的球场中,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此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站在圆弧线以内,只要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有身体接触,都可能会判防守犯规。在合理冲撞区内,在对方进攻时,防守球员如果垂直跳起来不会被吹罚犯规,不跳或移动身体后起跳造成身体接触就会被吹罚防守犯规。
篮框下面那个弧线,乔丹时代没有那弧线的。这个弧线之内就是合理冲撞区。
这个规则出现,让内线站在篮下造进攻球员进攻犯规变得十分困难,有利于外线突破上篮。同时,个人觉得这个规则是有利于奥尼尔的。90年代,在篮下造奥尼尔进攻犯规是防守这头不可一世的大鲨鱼的办法之一。而出现了合理冲撞区之后,造奥尼尔进攻犯规变得困难了。当然,外线摇摆人也可以冲进去造奥尼尔防守犯规,但毕竟够胆子冲撞奥尼尔的外线还是少数……这也是后来几年奥尼尔在禁区变得更加无法防守的原因之一。
十三、背身五秒规则。1999~2000赛季,源于马克杰克逊无休止的背打,联盟禁止背打超过5秒。
十四、限制以及禁止hand-checking。
1、1994~95赛季,联盟规定只能球员背筐时只能用前臂顶防,而不能用手。
2、1999~2000赛季,规定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侵犯对方已占据的位置,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肩膀,屁股或者手改变或阻止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以抓,拍击,搂抱等方式减缓或干扰进攻球员同样视为非法。
3、2004~05赛季,完全禁止hand-checking。
完全禁止hand-checking后,联盟下赛季的平均得分、平均命中率、抢断从上赛季的93.4分,43.9%命中,7.9次抢断变成了.2分,44.7%命中,7.5次抢断。
有handchecking与没有的区别。
十五、联防与防守三秒。
2001~2002赛季,联盟允许联防,取消非法防守规则。并重新开始引入防守三秒规则。重型内线不能像以前那样整天呆在禁区了。
其实联防和不允许防守三秒是相互制衡的。联防是为了加强防守外线突破,但由于有防守三秒的规则,禁区被放空,让球员突入被重型内线封盖的几率降低。但是,因为与其同时又禁止hand-checking,应该认为现在的规则对于突破能力强的外线的限制是比以前的时代变小的。也是因为如此,大量运动能力强的小个子球员出现,也就是现在的控卫盛世了。而对于内线,联防下的包夹让他们在内线狭小空间显得更加挣扎,也是内线攻击力弱化的重要原因。
十六、2006~07赛季,零容忍规则。NBA球员现时在场上要当一个乖宝宝了,因为若他们向裁判抱怨,则会被判技术犯规
十七、2009~10赛季,走两步规则。允许球员在接球后走两步。很多人用这个规则来黑詹姆斯,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詹姆斯早期的确是走步比较多,但基本上都是持球突破时发生的。接球后允许走两步对詹姆斯或其他球员的有利程度是差不多的。
总结,其实在NBA发展过程中,规则的变化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像是防守三秒对内线的影响。第一次实行防守三秒规则,让大个子不能随意伫立在禁区,是1967年。带来的后果是除了摩西马龙这个异数外,70年代早期~80年代早期内线巨星的整体质量比60年代成长的张伯伦、拉塞尔、瑟蒙德、威利斯里德、天钩这一批要差一个档次。直到81年取消防守三秒,接着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以四大中锋为首的优质大个子喷涌。然后2001年再度实施防守三秒等有利于小个子突破的规则,便是现在的大个子内线凋零,控卫盛世。规则的威力可见一斑……
NBA2.20米以上的中锋都有谁
1.姚明 2.拉尔夫·桑普森 3.扎伊德古纳斯·伊尔戈斯卡斯 4.阿维达斯·萨博尼斯 5.里克·施密茨 6.肖恩·布拉德利 7.乔治·穆雷桑 8.马克·伊顿 9.马努特·波尔 10.兰迪·布鲁尔 11.基斯·克劳斯 12.斯威德·哈尔布鲁克 13.查克·内维特 14.普列斯特·劳德达尔 15.亚里山大·拉多杰维奇 16.河胜镇 17.皮特·约翰·拉莫斯 18.帕维尔·波多科尔金 19.斯拉夫科·沃尼斯 [全部榜单] [收缩榜单]
NO.1 姚明
姚明
身高:229公分
毫无疑问,“小巨人”姚明是现役NBA球员当中海拔最高的,229公分的身高也是当初吸引火箭老板亚历山大的重大诱因。自从02年以状元秀的身份登陆NBA,姚明就成为了中国球迷整天唠叨的对象,而他的表现也符合球迷和火箭队的期待。新秀赛季,姚明场均13.5分、8.2个篮板和1.8次封盖的数据与“年度最佳新秀”失之交臂,但此后的几年,姚明迅速成为“联盟第一中锋”的最佳代言人。新赛季,火箭在得到“野兽”阿泰斯特后,将成为总冠军的有力竞争者。可以说,姚明如今取得的成就已经是2.20米以上中锋最高的,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NO.2 拉尔夫·桑普森
拉尔夫·桑普森
身高:224公分
1983年,在NCAA如日中天的辛普森首轮第一顺位被火箭队选中,桑普森身高221公分,兼具天赋和实力。新秀赛季,桑普森展现了他的巨星光彩,平均每场21分、11.1个篮板,理所当然地获得“年度最佳新人”。之后几个赛季,桑普森的表现依旧很出色,并于1986年率火箭打入NBA总决赛,其间,他曾4次入选NBA全明星赛。1987年,桑普森由于伤病不断而失宠于主教练,被送往金州勇士队,1989年又被交易去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混迹了两个赛季后,便被国王队解约,离开了NBA的舞台。拉尔夫-桑普森的NBA生涯宛如一道流星划过漆黑的夜空,很快消逝于无形。
NO.3 扎伊德古纳斯·伊尔戈斯卡斯
扎伊德古纳斯·伊尔戈斯卡斯
身高:221公分
时间如流水,转眼十二年已成过眼云烟,96黄金一代的球员很多都到了凋谢的时刻。作为96黄金一代的一员,扎伊德古纳斯-伊尔戈斯卡斯在骑士队呆了整整十二个年头,职业生涯场均14.5分、7.9个篮板和1.8次封盖。大Z和前辈萨博尼斯一样是欧洲的典型中锋球员,拥有远程攻击能力,篮球智商高,这也是他能够长久立足NBA的重要原因。现在的骑士在詹姆斯的带领下,已经跻身为强队之列,新赛季,大Z场均14.8分6.8篮板的数据依旧漂亮,他已成为“小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禁卫军。
NO.4 阿维达斯·萨博尼斯
阿维达斯·萨博尼斯
身高:221公分
身高2米21的阿维达斯-萨博尼斯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锋之一,他曾随前苏联击败大卫-罗宾逊领军的美国队,赢得1988年奥运会冠军,曾被誉为比“海军上将”更优秀的中锋,随后率领立陶宛获得1992和1996年奥运会铜牌。但因为美苏冷战缘故,萨博尼斯在1995-96赛季才加盟NBA波特兰开拓者队,此时他已经31岁,并且膝盖已经动了几次大手术,并认为只有一条腿能打球,之后在开拓者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场均仍然得到12分、7.3个篮板和2.1次助攻。
萨博尼斯在开拓者的岁月占据了他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七年,这七年里,开拓者年年进入季后赛。1999年和2000年,开拓者两次杀到西部决赛,分别败给了马刺和湖人。2003年他回去考纳斯时已经39岁了,40岁时他让考纳斯队得了立陶宛冠军,进了欧洲联赛半决赛,自己也获得了立陶宛联赛MVP,欧洲联赛常规赛MVP。对篮球运动如痴如狂的立陶宛人认为萨博尼斯是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球员,遗憾的是,萨博尼斯的黄金年华没来得及赶上NBA的辉煌期。所以人们尽可以去幻想,如果他全盛期时来到NBA,是否会对天下格局产生类似于天外来客般震撼的影响。
NO.5 里克·施密茨
里克·施密茨
身高:224公分
与其他巨人相比,里克-史密斯是名相当专一的球员,12年的篮球生涯他一直为步行者效力。加盟步行者的第一个赛季,史密斯立即成为球队先发中锋,打满82场常规赛。平均每场11.7分和6.1个篮板,入选新秀最佳阵容第一阵容,而此后他也长时间保持在这一高水平。19年3月30日对快船队一役得到职业生涯第10000分,1998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并给乔丹带领的公牛队造成了烦。史密茨为步行者效力12个赛季,10次随队征战季后赛,交出一份场均14.8分5.2篮板的技术统计,表现最好的93年季后赛,他的技术统计为场均22.5分8篮板。
NO.6 肖恩·布拉德利
肖恩·布拉德利
身高:226公分
肖恩-布拉德利在大学期间就广受关注,1993年,他在NBA选秀上于第一轮第二顺位被费城76人队选中。新秀赛季,布拉德利场均10.3分、6.2个篮板和3次封盖,他的进攻能力虽然一般,可防守却有自己的一套本领,尤其是盖帽(职业生涯场均2.5次盖帽)。布拉德利先后效力于费城76人队、新泽西网队和达拉斯小牛队,职业生涯场均数据为8.1分、6.3个篮板。2004年,由于受到膝盖伤势的困扰,布拉德利状态急剧下滑,一年后,布拉德利宣布退役。值得一提的是,布拉德利曾被麦迪骑身暴扣,还在队友诺维茨基的劝说下加入了德国国籍,并曾代表德国队夺得2002年世界篮球锦标赛铜牌。
NO.7 乔治·穆雷桑
乔治·穆雷桑
身高:231公分
乔治-穆雷桑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穷困的家庭,但他从小就非常渴望打篮球,并在罗马尼亚的业余篮球联赛“锻炼”了两年。92-93赛季,穆雷桑在法国联赛的Pau-Orthez打球,他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NBA球探的关注。1993年,穆雷桑被华盛顿队(现在的奇才队)选中。95-96赛季,穆雷桑达到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峰,场均14.5分、9.6个篮板和2.3次封盖,他也成为了很多NBA球迷的偶像。但随后伤病开始不断困扰他,1999-2000赛季,穆雷桑的状态依旧不见好转,他选择了退役。
NO.8 马克·伊顿
马克·伊顿
身高:221公分
马克-伊顿从1982年到1994年,一直在犹他爵士队打球。尽管身高221公分的他在进攻上不够强,但他是NBA最有效率的防守球员之一。魔术师约翰逊曾说过:“如果你想要成名,你就要打败马克·伊顿。”1994年,他的背伤迫使他不得不退役,之后他加入了爵士队的解说团队。目前,伊顿依然保持着NBA最高平均单场盖帽纪录,场均3.5个,同时也是总盖帽次数第二名的拥有者。伊顿在1985年获得了NBA最佳防守球员的称号,他的53号球衣号码也是爵士队不再使用的号码之一。
NO.9 马努特·波尔
马努特·波尔
身高:231公分
马努特-波尔这个NBA历史上首个非美国大学和高中出身的球员,离开苏丹时根本不会打球,但最终还是被急功近利的球探很快地推入联盟。1985年,华盛顿队(现在的奇才队)在选秀第二轮第31顺位选了波尔,在新秀赛季里,他平均每场5次封盖创造了NBA单赛季纪录。其实,在十年的职业生涯里,波尔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场均2.6分、4.2个篮板的数据属于草根中的草根。而他唯一留下的就是他的“特制火锅”,波尔多达8个赛季进入NBA封盖榜前10位,其中2个赛季名列联盟第一位,曾在一场比赛惊人的连续四次封盖对手,被评为史上最佳封盖镜头。
NO.10 兰迪·布鲁尔
兰迪·布鲁尔
身高:221公分
兰迪-布鲁尔在1983年首轮第18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这位身高221公分的中锋球员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布鲁尔在NBA打了11年的球,职业生涯先后效力过雄鹿、森林狼、老鹰和国王队四支球队,他表现最好的一个赛季为87-88赛季,布鲁尔出席了81场比赛场均交出12分、6.8篮板的成绩单。另外,在11年的NBA生涯中,布鲁尔共参加了681场比赛,总计得到4599分。
NO.11 基斯·克劳斯
基斯·克劳斯
身高:221公分
基斯-克劳斯在大学期间有着不错的表现,场均8.4分12.2篮板并有着NCAA生涯场均5.87个盖帽的纪录。同时,克劳斯还以场均6.36个盖帽打破了大卫·罗宾逊保持的NCAA场均5.91个盖帽的纪录。克劳斯在19-1998赛季以非选秀球员身份加盟洛杉矶快船队,但仅打了三个赛季的比赛,场均贡献3.9分2.9篮板1.3封盖。之后,克劳斯开始了流浪生涯,如今,克劳斯加盟了中国CBA篮球联赛的云南红河队,继续他的篮球梦。
NO.12 斯威德·哈尔布鲁克
斯威德·哈尔布鲁克
身高:221公分
斯威德·哈尔布鲁克是一位前NBA球员,他在俄勒冈州立大学读书时,就在篮球上展示了其过人的天赋和实力。当然,他的NBA路途也被人们一致看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哈尔布鲁克在NBA只呆了两个赛季,他在1960-1962赛季效力于锡拉丘兹民族队,职业生涯场均5.5分、6.6个篮板,之后便黯然退役。
NO.13 查克·内维特
查克·内维特
身高:226公分
查克-内维特身高226公分,在篮球场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巨人,他在1982年第三轮17顺位被火箭队选中,职业生涯先后效力过火箭、湖人、活塞、公牛、马刺五支球队。9年的职业生涯里,内维特一共出席了155场比赛,无一首发,总共得到251分、239个篮板和111次盖帽,至始至终的角色球员。
NO.14 普列斯特·劳德达尔
普列斯特·劳德达尔
身高:223公分
普列斯特·劳德达尔身高223公分,司职中锋,他在96年首轮第28顺位被亚特兰大老鹰队选中。新秀赛季,劳德达尔场均出场5.1分钟交出3.2分、1.2个篮板。第二年,他转会到了丹佛掘金队,但仅打了39场比赛,场均3.7分、2.6个篮板,完全一名角色球员。两个赛季后,劳德达尔离开NBA,加盟了保加利亚的Lukoil Academic球队。
NO.15 亚里山大·拉多杰维奇
亚里山大·拉多杰维奇
身高:221公分
在进入NBA之前,亚里克山大·拉多杰维奇在美国的巴顿社区学院读书。99年的选秀大会上,身高221公分的拉多杰维奇在首轮第12位被多伦多猛龙看中,但新秀赛季仅出席了3场比赛,数据为2.3分和2.7个篮板。而拉多杰维奇的下一场NBA比赛却时隔四年,04-05赛季,他为爵士队打了12场比赛后便再度消失NBA赛场。
NO.16 河胜镇
河胜镇
身高:221公分
河升镇是继姚明之后亚洲出产的又一位巨人球员,他身高221公分,在2004年第2轮第17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虽然身高可以立足NBA,但韩国人河升镇的进攻能力极其匮乏,除了进攻篮板补篮和扣篮外几乎没有威胁。河升镇只在开拓者呆了两个赛季,打了46场比赛,一共得到70分和67个篮板。被开拓者交换到了雄鹿队后,河升镇仅代表雄鹿打了一场季前赛,就由于实力和十字韧带伤病被新东家裁掉。现在的他只有老老实实呆在KBL(韩国联赛)。
NO.17 皮特·约翰·拉莫斯
皮特·约翰·拉莫斯
身高:222公分
皮特-约翰-拉莫斯是2004年第2轮新秀,他被华盛顿奇才队选中。新秀赛季拉莫斯参赛6场,一共得到11分4篮板,此后便被球队送往NBDL的罗阿诺克队进行锻炼。在发展联盟,拉莫斯表现不错,还入选了06-07赛季的全明星。07年夏天,拉莫斯回到了BSN联赛,继续自己的篮球生涯。
NO.18 帕维尔·波多科尔金
帕维尔·波多科尔金
身高:226公分
在进入NBA之前,帕维尔·波多科尔金曾在俄罗斯联赛和意大利联赛效力,表现还可以。04年,波多科尔金被爵士队选中,圆了自己的NBA梦,但他随即被爵士交易到达拉斯。在小牛队的两个赛季,波多科尔金仅参加了6场比赛,一共得到4分9个篮板1次盖帽。在NBA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后,波多科尔金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打球。
NO.19 斯拉夫科·沃尼斯
斯拉夫科·沃尼斯
身高:226公分
斯拉夫科-沃尼斯是塞尔维亚籍球员,他是在03年第二轮第10顺位被尼克斯选中的,随后被交易到了开拓者。虽然拥有226公分的身高,可沃尼斯并不受教练的青睐,他在NBA仅打过一场比赛,出场三分钟,得到一次犯规。04年夏天,沃尼斯加盟了亚海联的布杜克诺斯特球队(Buduknost),在那打了三个赛季的比赛后,沃尼斯在07年10月和亚海联的Belgrade-based 球队签署了一份三年的合同。
美媒评选出历史防守球员金字塔排名,詹科垫底,奥拉朱旺第一,合理吗?
奥拉朱旺第一档自然是合理的,但是詹姆斯与科比垫底这肯定是不合适的,至少科比绝对是被严重低估了。
奥拉朱旺作为NBA历史上的封盖王,他的职业生涯封盖次数高达3830次,位列历史第一,领先了第二的穆大叔接近600个,由此可见他在防守端的威慑力有多么大。作为年的状元郎,他当年可是力压迈克尔-乔丹级别的存在,这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整个职业生涯下来,他场均能够拿到21.8分11.1篮板2.5助攻1.7抢断3.1盖帽,命中率高达51.2%,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拿到了2次总冠军、2次总决赛MVP、1次常规赛MVP、2次最佳防守球员,并且入选了6次最佳阵容一阵、3次最佳阵容二阵、3次最佳阵容三阵、5次最佳防守阵容一阵、4次最佳防守阵容二阵、2次篮板王、3次盖帽王。不得不说,这一系列的成就确实有资格让他成为历史第一档的防守者。但是说科比垫底这很显然是不客观的,黑曼巴一直都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外线铁闸,虽然没有获得过最佳防守球员,但是他职业生涯一共入选了12次最佳防守阵容(9届一阵,3届二阵) ,单评这一点他就不应该垫底。其实很多媒体认为科比的防守不够出色,主要是因为他的数据并不亮眼,职业生涯场均抢断次数只有1.4次,而封盖次数更是只有0.5次,但其实他在防守端的影响力,是无法用数据来衡量的,因此他的防守能力确实被低估了。至于詹姆斯,他确实不是一位以防守能力著名的球员,甚至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面,他的防守还一直备受质疑,比如眼神防守、叉腰防守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印象流,詹姆斯曾经也入选过5次最佳防守阵容一阵,当然他的防守虽然没有科比等人这么出色,但绝对也不差。最近这几年他的防守之所以会一直被诟病,主要是因为他的时间管理,特别是在骑士时期的时候,他几乎每场比赛都得打40分钟左右,如果他把较多的体力都放在防守端的话,那球队的进攻端可能就打不开了,所以他必须得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其实在这份榜单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连续三届最佳防守球员的霍华德竟然也垫底,这简直是有点匪夷所思。与此同时,邓肯或许也被低估了,他职业生涯虽然没有拿过最佳防守球员,但是入选了15次最佳防守阵容,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够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