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球中乙的赛制是怎么回事?
2.中乙联赛有没有外援
3.中超能上几名外援
4.中超增加一个出场外援名额
中国足球中乙的赛制是怎么回事?
中乙联赛预赛阶段分为南北两个赛区, 分别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全国总决赛阶段则用主客场淘汰制,所有比赛不准俱乐部使用外援,加上有年龄限制(每支球队25岁以上的队员不能超过5名)。 中乙联赛决赛阶段为两个赛区的前四名组成的杯赛。
八强赛和半决赛为主客场淘汰赛,决赛和季军争夺赛为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主场由参赛两队主场抽签产生。具体分组为上半区:A1对B4,A3对B2;下半区:A2对B3,A4对B1。 2007赛季改变赛制,由原来预赛每区前四名球队晋身八强赛(两回合合计),改为两支预赛冠军直接进入四强赛,每区第2至4名球队加上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冠亚军则先晋身八强赛。
决赛(于四强赛两支胜方的球队争夺),亦设有季军战(由两支于四强赛落败的球队争夺),而联赛的冠亚军(2007赛季为前三名)将获得来季升上中甲联赛的资格。
到2010赛季,由于参加联赛的球队为改制后最少,仅有10队。中乙联赛首次用四循环赛制,也就是每两支球队之间一个赛季要对阵四次,分别打两个主场和两个客场。预赛每区前三名球队晋身全国总决赛阶段,中国足协又取消了大学生联赛前两名的参赛资格。预赛冠军直接进入四强。北区亚军对阵南区季军,南区亚军对阵北区季军,争夺另外两个四强名额。四强赛获胜的两队将获得来季升上中甲联赛的资格。
到2011赛季,赛制恢复为2007年之前的赛制。
扩展资料:
中乙联赛标志
该标志由厦门日报社美术编辑陈聪荣设计,于2008年4月2日由中国足协发布并启用。 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中乙联赛)的管理,加强中乙联赛的宣传,扩大影响,促进发展,中国足协于2006年初通过网络公开向社会征集中乙联赛标志(LOGO),截止到2008年初,共收到应征稿件近80份。经过严格的挑选程序,最终确定由厦门日报社美术编辑陈聪荣设计的标志为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标志。
中乙联赛奖牌
中乙联赛奖牌有金银铜三种,分授冠亚季军。以2010年奖牌为例,其正面有“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字样和中乙联赛的标志,背面有“第一名”等名次字样和年份。获得年度中乙联赛前三名的俱乐部球队,各颁发奖牌40枚。
中乙联赛冠军奖杯
中乙联赛的冠军奖杯正式名称是“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冠军杯”,简称“中乙联赛冠军杯”。该奖杯是流动奖杯。获得年度联赛冠军的俱乐部球队名称将刻在流动奖杯上。
百度百科--中乙联赛
中乙联赛有没有外援
中乙联赛有外援,但是不多。
例如:1994年中乙联赛外援深圳队史宾斯(英格兰),费兹贝切克(英格兰), 米特罗辛(俄罗斯),巴甫洛夫(俄罗斯), 上海大顺的罗曼等等。
1996年深圳金鹏的阿曼杜,成都五牛的沙沙, 姆拉特,伊戈尔,陕西国力的热尼亚。
中国足球乙级联赛(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econd League (C2L)),是中国足球协会下属的第别的联赛。目前的赛制开始于中国足协2003年底推行的中国联赛赛制改革,位列中超、中甲之后,改革后的中乙联赛于2004年开始首个赛季,不设降级制度。从2011年开始中乙联赛除职业足球俱乐部之外,还允许各省市区的全运会球队参加比赛。
中超能上几名外援
2023赛季中超联赛每支球队一场比赛最多可以上5名外援。
根据《中国足球协会关于2023赛季中超联赛、中甲联赛、中乙联赛俱乐部球员转会注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新赛季中超联赛对于外援的注册和上场人数做出了明确规定。每支球队在一个赛季内最多可以注册7名外援,但同时只能注册6名外援。而在每场比赛中,最多可以报名5名外援,并且最多只能有5名外援同时登场。
中超增加一个出场外援名额
2024年1月1日,中超增加一个出场外援的名额。
在中国足协有关新赛季超甲乙联赛俱乐部球员转会注册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正式明确了2024年新赛季中超联赛外援政策将取“7655”,即全年可注册7人,冬窗可注册6人,每场可报名5人,上场5人。
中甲联赛则为“4333”,即全年可注册4人,冬窗可注册3人,每场可报名3人,上场3人。和以往外援政策相比,中超和中甲联赛都增加了一名可出场外援的名额。与此同时,转会窗口的时间也被明确。
中超中甲俱乐部的冬窗将于1月4日开启,2月28日结束,夏窗则从6月17日开启,7月15日关闭。中乙俱乐部的冬窗则从1月4日开放至3月8日,便于未能在中超、中甲找到工作的球员寻找下家,夏窗联赛保持一致。
增加外援名额的原因:
从中国职业联赛自身来讲,联赛品质下降,中国足球在洲际赛事表现不佳,是调整政策的最大主观原因。本赛季中超球队征战亚冠联赛,外援不给力,战绩不理想。
从中超、中甲联赛本身来讲,外援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俱乐部的竞争力以及比赛的观赏性,甚至关系到整个联赛的竞技水平。从客观方面来看,亚冠系列洲际赛事以及亚洲各联赛增加外援人数的新局面也促使中国联赛不得不跟进调整。
职业联赛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只为国家队培养人才一条,否则中国的联赛就只应该是全华班。不管联赛外援是多了还是少了,年轻球员都应该向优秀的外援学习,而不是靠政策压制外援人数而获得出场机会。